2023/8/11

(中央社台北11日電)身陷債務泥淖的中國不動產開發商碧桂園有意啟動債務重整程序。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園已聘請中國國際金融股份(中金)為財務顧問,主導重整事宜。相關程序可能會在近期啟動。
過去一段時間,碧桂園的財務危機受到關注,包含股票和債券價格大跌,並遭國際信評機構下調評級,新股配售計畫傳出喊停等。9日更進一步證實,兩筆於6日到期的債券利息無法如期支付,證實了市場對這間中國最大的民間開發商財務問題的擔憂。
據第一財經報導,在真正「暴雷」之前,碧桂園已著手籌備債務重整,預計近期啟動相關程序。
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園已聘請中金為財務顧問,主導重整事宜,「碧桂園擁有較好的財務基本面,槓桿也不高,藉由債務重整渡過階段性困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報導提到,目前碧桂園名下並沒有債務公開違約,雖然有兩筆美元債券的利息未能如期支付,不過已進入30日的寬限期。
從9月起到2024年初,碧桂園將面臨多筆債務集中到期的兌付壓力,由於市場銷售大幅下滑及融資管道嚴重受限,現金儲備大量消耗,難以應付9月及之後多筆到期債務。
碧桂園昨天在港交所公布,預計上半年虧損人民幣450億至550億元(約新台幣1982億至2424億元)。
碧桂園坦承:「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正全力自救,希望扭轉當前的困局。」目前已成立了由董事會主席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處理「保交付」、「化解流動性壓力」、「保障經營有序」等三大項工作。(編輯:吳柏緯/曹宇帆)1120811
專家指中國第一大房企碧桂園關乎千萬人就業 不能倒
2023-08-12 法廣
中國房地產業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繼恆大陷入債務深淵,資不抵債之際,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碧桂園財務黑洞越來越大,中國學者認為第一大房企轟然倒下,將衝擊市場信心,關係幾千萬人就業,呼籲 當局出面拯救。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8月11日在微博發文,呼籲“幫幫碧桂園、龍湖等優質民營房企”。他認為,這不僅是幫這些民營房企最後的堡壘,不僅是因為大而不能倒,而是守住金融風險底線、守住民生底線的需要。他認為:“黎明就在前方,優質民營房企不要倒在黎明前”。
文章稱,如果第一大房企轟然倒下,將衝擊市場信心、經濟恢復、金融風險、居民購房預期以及上下游60多個行業,關係幾千萬人就業,龍湖這些民營房企最後的堡壘也可能難以自保,這是不可承受之重。根據國際經驗,房地產是周期之母,10次危機9次地產。
碧桂園於11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表示受銷售與再融資環境不利影響,2023年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當前也正承受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根據碧桂園10日在港交所公布報告,預計上半年虧損人民幣450億至550億元。碧桂園承認:“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正全力自救,希望扭轉當前的困局。”
情況看來很不好,財經資訊網站“金十數據”消息,8月12日晚間,碧桂園宣布對旗下11隻境內公司債券自8月14日開市起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
有分析指,碧桂園和恆大並不完全一樣,比起來,前者覆蓋面更大,而且都是住宅類,只要停工,就會給買房子的人造成巨大打擊,不但人住不進去,房貸還停不下來。
根據華爾街日報、香港經濟日報等媒體近日報道,過去一星期,碧桂園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國際信評機構下調其評級,新股配售計畫傳出喊停。路透社報道,碧桂園未能如期支付兩筆於6日到期的債務利息,證實市場擔憂不虛。
媒體據此分析,中國房地產問題距離真正解決問題仍很遙遠,最痛苦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中國房地產行業正面臨著嚴重困局,根據每日經濟新聞,8月10日,陷入債務深淵的恆大集團公布新的財務報告顯示,公司總負債一萬八千三百三十八億元人民幣,而公司總資產不過一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億元,已資不抵債。僅2022年就凈虧損527.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