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4
.jpg)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4日電)中共今年興建登陸橋船駁船,突破登陸限制,讓解放軍具備更大的登陸選擇。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沈明室指出,登陸橋船配賦東海艦隊,針對台灣的意味濃厚,但登陸橋船容易暴露及遭受精準攻擊,易損性極高,作戰效益並不突出。
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1日以「中共對台登陸橋船威脅及我反制作為」為題,撰寫即時評析刊登於國防院官網。
針對登陸橋船的用途,沈明室解釋,船首配置長約120公尺的結構,類似懸索橋,能夠支撐戰車等重型裝備直接從駁船行駛至岸上,船尾則設有裝載坡道,可與滾裝貨輪對接,形成連續登陸作業鏈,使解放軍具備更大的登陸選擇,提升裝甲部隊快速登陸的能力,彌補解放軍大規模登陸艦艇的不足。
沈明室指出,根據報導,3艘登陸橋船駁船被漆上「東工」401、402、403的舷號,代表3艘船已經進入解放軍體系,依據舷號命名方式,配賦於東海艦隊,針對台灣的意味濃厚,而東海艦隊所屬的東部戰區是中共攻台重要部隊,而登陸橋船可於登陸部隊建立灘頭堡後,於控制的海岸快速輸送增援部隊。
針對中共海軍登陸橋船的反制作為,沈明室依航渡階段、登陸階段等2階段作為區分,登陸橋船在航渡階段因為是大型無武裝的登陸船艦,從發航開始就會是海上大型目標,能透過反艦飛彈進行攻擊,若是在無護航的情況則以空中武力加以攻擊,且若是航渡階段就被攻擊,代表載運的裝甲車及人員會一同被摧毀與沉沒。
至於登陸階段,沈明室表示,登陸橋船執行登陸時,會與渡輪、大型登陸艦連結,將使登陸橋船變成更大型的目標,而且一旦連結處被攻擊,登陸作業會受到影響,即便解放軍佔領登陸橋頭堡,國軍的遠程武器如雷霆2000與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同樣可以摧毀其運作,甚至透過登陸點附近的特工人員隱伏攻擊,同樣能造成關鍵結構損壞而無法運作。
沈明室分析,對於台海防衛作戰情境,登陸橋船從航渡階段到登陸階段,國軍可以透過各種武器加以摧毀,雖然中共已有5艘同型載具,但在容易暴露和遭受易損攻擊情況下,易損性極高,只要有任何損壞,登陸運作就會影響,其作戰效益並不突出。(編輯:翟思嘉)1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