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漫談音樂(33)】Beethoven著名的Kreutzer小提琴奏鳴曲是為黑人小提琴家寫的◎ 信雅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9.19

最近人種、膚色問題越來越嚴重,上禮拜紐約時報音樂版有一篇文章,描寫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寫他著名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 (A major, Op. 47) 的前後,原來他是為朋友黑人小提琴家寫的,他們在維也納當眾首次演奏。這報導證實了人類各方面的天份不受人種、膚色的影響。

這位黑人小提琴家 George Bridgewater (1778-1860) 生於波蘭,他的父親來自西印度群島(可能是 Barbados),因祖先從非洲來,所以有綽號「非洲王子」,他來歐洲服侍匈牙利 Esterházy王子,同時贊助音樂家 Haydn 。母親是德國人,可能是當地的佣人,所以 George 是黑白混血兒(mulatto)。George 從小就表現音樂天才,有傳說他曾經與 Haydn 學作曲。後來搬去倫敦,十歲就在公眾前獨奏小提琴,接着被邀請在英國各地與巴黎演奏小提琴協奏曲。英國Regent 王子(後來成爲 King George IV)看上他的音樂才能,贊助他跟隨著名教授學音樂,正式聘用他,讓他在各地演奏。在巴黎演奏時,Thomas Jefferson 一家人來聽他演奏。

1802年因母親生病,他向王子請假,去德國 Dresden 探望母親與弟弟 Friedrich,同時在當地獨奏表演。1803年 Bridgewater去維也納,當時 Beethoven 因開始失去聽覺而失志,常常去酒吧喝酒,他偶而碰到 Bridgewater,二人談音樂意氣相投,立刻成爲好朋友。Beethoven 爲他寫了一首小提琴奏鳴曲,倆人一起於 1803年5月24日在維也納當眾首次演出。當時奏鳴曲剛剛完成,演奏前Bridgewater 沒有機會練習,演奏時他只好用 sight-reading (視奏),結果很成功。Beethoven 很高興,在樂譜上用意大利文寫「Sonata mulattica composta per il mulatto Brischdauer, gran pazzo e compositore mulattico (黑白混血兒奏鳴曲,獻給黑白混血 Bridgewater,偉大又瘋狂的黑白混血音樂家)」,同時又送他一支音叉,現在存於大英圖書館。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後來不幸 Bridgewater 侮辱 Beethoven 認識的一位女友,他們的友情完全破裂,Beethoven 改變主意,把這首奏鳴曲改獻給他所認識另一位小提琴家 Rudolphe Kreutzer,樂曲出版後,這曲成爲有名的「Kreutzer Sonata」。可是 Kreutzer 從來沒有演奏這首奏鳴曲,說他的技巧不夠,很難演奏這曲。Bridgewater 回去英國繼續他的音樂生涯,1860年在倫敦去世,享年82歲。他的肖像保存於大英博物館。

Beethoven 的第三交響曲本來是寫給 Napoleon Bonaparte ,可是後來 Bonaparte自稱皇帝後,Beethoven 很失望,改變主意,用意大利文在樂譜上寫「Sinfonia Eroica … composta per festeggiare il sovvenire di un grande Uomo (英雄交響樂 為慶祝紀念一位偉大人物作曲)」。雖然 Bridgewater 沒有 Napoleon 那麽有名,可是我們對他的音樂才能不可忽略,希望以後可看到有關他的更多報導。

George Bridgewater 與 Ludwig van Beethoven (圖採自網站)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