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文學與音樂相關很深,都是表現人類內在的思想、感情與眼光,文學用文章、詩詞來表現,音樂用音符、節奏來表現。自古以來,有些音樂家受文學著作影響來作曲,有些文學家受音樂啟示來寫作。這一篇古典音樂漫談,我們選幾首受童話影響的著名古典音樂。
童話作者影響古典音樂最著名的是德國的格林兄弟與丹麥的安得森。格林兄弟 (Jacob Grimm 1785-1863, Wilhelm Grimm 1786-1859)生於德國 Hanau 鎮。他們從小對古代民間故事與民間歌謠有興趣,於 1805 年出版著名的格林童話集,包括 200 民間童話。其中有些故事影響音樂家寫著名的古典音樂。
格林童話有名「Hansel and Gretel (漢塞爾和格萊特)」的故事描寫兄妹在森林中迷路,被巫婆捉去,冒險逃命。德國音樂家 Engelbert Humperdinck (1854-1921) 於 1892 年寫成歌劇,德文劇詞是他的妹妹 Adelheid Wette 寫的,1893年在德國 Weimar 初演,著名音樂家 Richard Strauss指揮。由於歌劇採用很多通俗民謠,所以這歌劇老少咸宜,很受歡迎。我們搬回南加州後,曾經聽到洛杉磯歌劇團現場演出。(註:20 世紀英國流行音樂歌唱家 Dorsey 取用這位德國音樂家之名 Engelbert Humperdinck 在台上演出,相當成功。他與德國歌劇作曲家沒有關連)
丹麥作家安得森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生於丹麥 Odense 市。一生寫了很多兒童故事,如「皇帝的新衣服」、「醜鴉子」、「夜鶯」等。他的作品「小人魚 (The Little Mermaid)」故事受修改以後成爲歌劇「Rusalka」,是捷克音樂家 Antonin Dvořák (1841-1904) 的第九部歌劇 (1900-1901 完成),歌劇主題取自安得森童話「小人魚」,由於捷克文化背景不同,這歌劇的故事內容有些修改:描寫一位王子看到水仙 Rusalka,愛上她,後來與她結婚。可是人類與水仙之間免不了發生問題。在劇中最重要的角色水仙 Rusalka,是女高音演唱。我們有幸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聽了美國著名女高音 Renée Fleming 演唱水仙,留下終生難忘的經驗。
「灰姑娘 (Cinderella)」著名的故事很早在歐洲傳遍各地,文獻上最早的紀錄是 1634 年意大利作家 Giambattista Basile 寫的,後來1697 法國作家 Charles Perrault 寫了另一個版本,1812年德國的格林兄弟把這民間傳說故事列入「格林兄弟童話集」。用這故事寫的歌劇較有名是意大利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的 歌劇「La Cenerentola」與法國 Jules Massenet (1842-1912) 的歌劇「Cendrillon」;前者是根據意大利 Basile 版本,後者是根據法國 Perrault 版本。二部歌劇都常在世界各地演出,也有很多唱片、CD 發行。Rossini 的歌劇比較普遍,我們曾經有特殊的經驗,1996年4月從費城往 Houston 聽一場 Rossini「La Cenerentola」, 因爲我們很喜愛的意大利女中音 Cecilia Bartoli專程來美國唱灰姑娘;第二天早上我們飛往舊金山,當晚再聽一場「La Cenerentola」,灰姑娘由俄國名女中音 Olga Borodina 演唱。在二天之內,欣賞不同歌劇院演出同一部歌劇,感想不同:在 Houston 全劇以女主角 Bartoli 爲中心,全場都很活躍,可是我們認爲灰姑娘應該是最受冷落的角色,可是 Bartoli 活潑、靈巧的演出,喧賓奪主把全場觀眾吸引力都集中在她。演出舊金山的灰姑娘是俄國傑出的女中音 Borodina,記得看過她與聖彼得堡的 Kirov 歌劇團演出過,她的低音很深沉有力,聽起來很生動,可是覺得她不太適合演唱 Rossini 的輕喜劇。
每年年底世界各地爲了慶祝 Christmas ,特別演出 Tchaikovsky (1840-1893)有名的芭蕾舞劇「Nutcracker (胡桃鉗)」。這童話故事是 1816年德國作家 E. T. A. Hoffmann 所寫的。Tchaikovsky 於1892年完成「胡桃鉗」,在聖彼得堡初演也很成功。「胡桃鉗」的故事是小女孩子 Clara在 Christmas 前晚收到禮物,是「胡桃鉗」玩偶,當晚她夢見「胡桃鉗」變成英俊的王子來替她打敗大老鼠群與老鼠王等。因爲音樂好聽,舞蹈動人,所以「胡桃鉗」成爲世界各地 Christmas 季節最常演出的舞劇。
最後來介紹受童話影響的管絃樂曲:「Lemminkäinnen Suite」,是芬蘭名音樂家 Sibelius (1865-1957) 於 1896 年所作的Tone Poem (音詩),全曲有四個樂章,描述芬蘭地曲民間英雄 Lemminkäinnen的傳說。他用各種不同樂器的音響很精巧的表達他的故事。其中第二曲「Tuonela 湖的天鵝」最好聽、動人。以下請欣賞芬蘭著名 Esa-Pekka Salonen 指揮芬蘭廣播電台管絃樂團演奏這首名曲。Salonen 是現任舊金山管絃樂團指揮,曾擔任過洛杉磯愛樂管絃樂團指揮,也是上期音樂漫談(121)所介紹芬蘭名指揮教授 Jorma Panula 的高才生:
![](https://taiwanjustice.net/wp-content/uploads/2024/07/122圖:德國音樂家-Humperdinck-以格林兄弟童話「Hansel-and-Gretel」寫了老少咸宜的歌劇(採自spectator.com_.au網站).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