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
最近紐約時報記者 Joshua Barone 專程去芬蘭 Helsinki 市西北方20公里的 Veikkola 鎮採訪著名的音樂教授 Jorma Panula。他在 Helsinki 的 Sibelius 音樂學院教音樂指揮,他的學生曾經在世界各地著名管絃樂團當過指揮,如 Esa-Pekka Salonen (洛杉磯愛樂管絃樂團 1992-2009)、Sakari Oramo (BBC 交響樂團 2013-present)、 Susanna Mälkki (Helsinki 愛樂管絃樂團 2016-present 2013-2023) 與將上任 Chicago 交響樂團指揮的年輕指揮家 Klaus Mäkelä 等。
當記者到 Panula 教授家時,夫人開門迎接,一開口就警告他說她先生 Jorma 寡言,尤其很少談自己,所以 Barone 記者這一趟可能會失望。 Panula 教授一開口就說「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管絃樂團,大多數音樂家都不喜歡談話」。接着說他在課堂也很少談話,因爲他注重學生靜靜聽,從來沒有用語言教訓學生,學生發問他才回答。過去他在 Sibelius 音樂院教課,現在已退休,在家開Master Class教指揮。
Panula 教授是芬蘭最有名的 Sibelius 音樂院出身的,是用芬蘭最有名音樂家起名的音樂院。在 80 年代騎腳踏車來音樂院上學,當時 Sibelius還在教學,有一天他聽說 Sibelius 大師習慣午餐後在校園散步,第二天中午騎著腳踏車去校園等待見 Sibelius,可是當天下雨,他在路旁等待一段時間。開始感到全身潮濕,又寒冷,不得不放棄回家。後來聽朋友說他離開後不久, Sibelius 大師來校園散步,可惜 Panula 教授失去這唯一的機會,他終生後悔。
音樂院畢業後 Panula 教授曾經在 Helsinki 愛樂管絃樂團當指揮,後來決定專心回到音樂院教指揮。他的學生大部分都很年輕。記者 Barone 採訪了幾位他的學生。
Dalia Stasevska 才 38歲,就任芬蘭 Lahti 交響樂團指揮。她出生於烏克蘭,小時後移民到 Estonia,後來定居於芬蘭。她二十多歲才進入 Sibelius 音樂院學小提琴,在音樂院樂團演奏。這樂團常常在Panula 教授課堂示範演奏。當她看到前輩 Eva Ollikainen (現在當 Iceland 交響樂團指揮)在課堂指揮後,決定改修指揮,立刻去見Panula 教授,他一句話都不講,從口帶拿出一張商店的收據,在紙張後面寫電話號碼,說「打電話給我」。她上第一堂課以後就決定繼續進修指揮。
即將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Mäkelä 在二十歲以前開始上Panula 教授的課,當時他對指揮完全沒有經驗,可是繼續跟從他學習。他得到前輩 Sakari Oramo (也在 Sibelius 音樂院教學,是 Panula 教授的學生) 指點說 「你一定要達到用手表現音樂的地步才能當指揮,我們很少與樂團演奏家講話」,這就是Panula 教指揮最重要的原則,Mäkelä 深深記得這幾句話。他開始用很小的手指動作影響樂團的演奏,覺得指揮不須模仿演員在台上作戲,他用指頭的小動作就可以與樂團演奏家交流(20世紀有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 Fritz Reiner 常常用指頭指揮)。
Panula 教授很強調指揮一定要事先好好學習音樂與樂譜,不能跟從樂譜打拍子,他說看了指揮的面孔表情就知道他們對音樂是否有深刻研究,對作曲家的音樂形態與背景是否知道,他們讀什麽文藝作品、看過什麽歌劇等等。
他常常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從來不提供答案。Mäkelä 說當他自己找到答案時感覺很值得。可是找不出答案時,教授不會自動提供答案;只要學生問,他一定會回答的,他認爲好學生都會發問的。
由以上的描述,讀者大槪可體會到他獨特的教學方法。當記者採訪他時,他已經 93 歲了,還在繼續教指揮。記者問他事否考慮退休,他簡單回答說「No, Why?」
![](https://taiwanjustice.net/wp-content/uploads/2024/07/圖:芬蘭-Sibelius-音樂院指揮教授-Jorma-Panula-教學生的神態-(採自conductingmasterclass.wordpress網站).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