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天開始實施2021年底通過的「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正號召盟邦打擊中國新疆地區強迫勞動。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CBP)今天開始落實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12月簽署成為法律的「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之前已表示準備落實這項法律中的「可反駁推定」(rebuttable presumption)機制,即推定所有來自新疆的商品都涉及強迫勞動,除非能證明不涉及強迫勞動,不得輸至美國,並表示取得豁免所需的事證門檻「非常高」。
布林肯在聲明中說:「我們正號召盟邦和夥伴確保全球供應鏈沒有使用強迫勞動,公開譴責新疆暴行,並加入我們的行列,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立即停止暴行和侵犯人權。」
「我們將持續和跨部門夥伴與企業接觸,提醒他們美國的法律義務。」
美國政府稱中國在新疆打壓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行徑構成種族滅絕,中國則否認新疆存在侵犯人權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聲稱,美方試圖在新疆製造強迫失業。
美國和英國等多國已要求聯合國旗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成立調查團,調查中國新疆地區涉嫌虐待勞工情事。(譯者:陳政一)1110622
美涉新疆產品禁令生效 中:製造強迫失業強脫鉤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21日電)美國2021年底通過的「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今天正式生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聲稱,美方試圖在新疆製造強迫失業。業界人士則評估,中國棉價有近一步走跌的壓力。
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外交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汪文斌回應相關問題時說,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是「反華勢力為抹黑中國炮製的彌天大謊」。
他宣稱,美國此法是打著人權幌子對中國進行打壓的升級,更是肆意破壞國際經貿規則,損害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美方試圖以所謂的法律形式在新疆製造強迫失業,在全球推行同中國脫鉤」。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並將採取有力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今天也在社群平台推特(Twitter)上接連發布3組圖文,批判美國並列出有關新疆的所謂「事實真相」。
官方回應之外,民間則是關注此法對新疆棉花的影響。在微信公眾號「棉花展望」上,「中國棉花信息網」估算,中國2021年最終用在美國出口的新疆棉用量大概是59-64萬噸之間。如今不能證明新疆沒有強迫勞動的情況下,這些新疆棉將無法進入美國。
新疆勞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勞道」上曾發文指出,「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對新疆棉的外銷將產生極大影響,進一步打擊疆棉消費,存在與國際產業鏈剝離的風險,影響中國棉紡織產業鏈的發展。
這篇文章說,美國個別大的服裝品牌可能後續不再向中國下訂單。歐洲和日本有部分品牌已經停止或減少使用新疆棉。
中國棉花網指出,中國國內棉花消費難以復甦,紡織第3季內銷訂單形勢不樂觀,國外又對新疆棉實施封鎖,加之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紡織產業鏈運行面臨沈重壓力。
而這項法令也會對美國的產業造成影響。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指出,新疆出口的主要商品除了棉花,還有番茄、用於太陽能板的多晶矽。此外,電動汽車電池和儲存可再生能源的電池,幾乎都是來自中國,其中新疆占最大宗。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貿易專家說法表示,數以千計的全球公司在供應鏈上仰賴新疆。但如果美國全面執行新法,可能會導致許多產品在邊境被封鎖。另外,有鑒於中國供應鏈的複雜性和不透明性,如何確保產地來源將會是一件棘手的工作。(編輯:邱國強)1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