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創辦人郭台銘將希望他的親中訊息能夠找到比2020年更多的支持者。
明年的台灣總統選舉可能對重塑世界秩序極具影響;一位億萬富翁正在提前參選,這個人就是郭台銘。
郭台銘上個月宣布尋求中國國民黨(KMT)的提名競選2024台灣總統,他宣稱自己是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的最佳候選人。他表示:“和平並非理所當然,人們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他說他希望“解決這場危機”。

作為台灣最富有的人之一,擁有約70億美元的資產凈值,郭台銘正好碰到一個充滿地緣政治風險的時刻,他提出與台灣的兩岸鄰國對話,以消除日益增長的軍事衝突陰影。然而,他與中國之間深厚的個人和商業關係,可能使他成為一位不完美的信使。
自從1940年代末逃離中國並建立台灣政府以來,中國國民黨經歷了一種意識形態的轉變,國民黨將其徹底反共的立場轉變為自2000年代初以來的“不要搖船”策略。在本世紀,台灣執政黨、現任總統蔡英文所領導的民主進步黨(DPP)主張島內完全獨立,而正好相反,中國國民黨更傾向於親中。由於任期限制,蔡英文無法再次競選,民進黨已提名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他被認為比蔡英文更支持獨立)作為明年一月總統選舉的候選人。
“你必須為戰爭做好準備,以避免戰爭,”賴清德上個月表示。
郭台銘認為與北京保持友好關係,是對可能發生的軍事入侵最好的防護措施,中國可能的武力入侵已經成為台北和華盛頓日益關注的問題。郭台銘多年來實際行動支持自己的立場。郭台銘於1974年創立的科技企業富士康,現在最著名的是作為蘋果iPhone最大的代工廠,在中國擁有廣大的廠房,這些工廠佔其生產的絕大部分,並雇傭了超過一百萬名中國工人。
郭台銘於2019年辭去富士康董事長一職,那也是他第一次競選台灣最高職位,但未能在中國國民黨的初選中獲勝,隨後他退出了該黨。這位億萬富翁現在已經與中國國民黨修好關係。他希望充滿風險的地緣政治氛圍這一次能夠讓他競選成功,他還指民進黨的親獨立立場將進一步激發中國的入侵行動。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公開表示,北京可能在2027年之前對它視為叛亂省份的台灣進行武力鎮壓。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卡里斯·坦普爾曼(Kharis Templeman)表示:“美國對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擔憂或危機感,實際上有利於中國國民黨在2024大選中的情勢。他們在與北京的關係上具有相當可信的聲譽,如果你真的相信在未來五年內可能爆發戰爭,那麼中國國民黨在選民面前有相當有力的論點,即‘如果你不希望發生戰爭,就投我們一票。’”
這確實是郭台銘在競選中傳達的訊息,最近他在台灣東海大學向聽眾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中國就不會發動攻擊。如果這這種大話聽起來很熟悉,原因在此。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有一種個性,他們認為因為他們賺了很多錢,多年來取得了如此成功,他們比其他任何人更知道如何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 坦普爾曼說道。”我認為他的部分動機與他身為商業界的傑出地位相關,讓他認為自己可以比政治譜系兩邊的任何人更好地管理台灣政府,這是一種自我膨脹的心態。”
郭台銘與美國另一位重量級參選者有明顯相似之處。前美國總統川普對待中國很強硬,但對美國主要對手之一的俄羅斯卻過於溫和。郭台銘也是有些類似情況。
「郭台銘自認為是台灣版的川普,」總部在華盛頓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 GTI)」執行主任蕭德明表示。
與川普不同的是,郭台銘在競選總統方面尚未獲得成功,專家們認為他這次也是個冒險。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被廣泛認為是中國國民黨的有利競選人,並被視為對抗民進黨賴清德的更溫和選擇,成功機會更高。但侯友宜尚未正式宣布參選,而郭台銘則有極為公開的競選活動,而且吸引了許多注意力。
然而,中國國民黨不敢冒險。他們改變了初選制度,用更不透明的提名過程取代了四年前郭台銘輸掉的初選。雖然背後可能有暗樁交易,但他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局勢。
「我只是認為中國國民黨更有可能選擇侯友宜,因為他至少有擊敗賴清德的希望,而且我認為他們覺得郭台銘——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背景、富士康和與中國的關係——將成為民進黨輕易可以批評的對象,」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的執行主任格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
台灣人民,就像五角大樓E區內部的人一樣,可能對中國的入侵感到擔憂。而郭台銘的參選可能有助於緩解這些擔憂,但前提是他的競選要有所進展。
“我認為在中國長期建立的商業聯繫是一個綜合負面影響,而民進黨可能正期待他成為候選人,這樣他們就有一個容易攻擊的目標,”坦普爾曼表示。“他在贏得大選方面會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