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要求支聯會移除國殤之柱,創作者高志活斥褻瀆六四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10/8

香港大學近日致函已經解散的支聯會,要求對方移除在港大校內的「國殤之柱」雕塑。圖為6月4日香港大學學生會舉辦洗刷「國殤之柱」活動。(中央社檔案照片)
香港大學近日致函已經解散的支聯會,要求對方移除在港大校內的「國殤之柱」雕塑。圖為6月4日香港大學學生會舉辦洗刷「國殤之柱」活動。(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8日電)香港大學近日致函已經解散的支聯會,要求對方移除在港大校內的「國殤之柱」雕塑。1998年,港大學生會為悼念「六四」事件死難者,因此在校內豎立「國殤之柱」。

支聯會清盤人蔡耀昌今天表示,他們收到代表港大的律師行信件,內容要求支聯會於本月13日下午5時前移走「國殤之柱」,否則被視為放棄。

信件指出,如果支聯會不移除「國殤之柱」,港大將不會考慮支聯會未來就「國殤之柱」提出的任何要求,而港大將在合適時間及方式處理「國殤之柱」。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蔡耀昌表示,港大要求支聯會在如此短時間內移走「國殤之柱」並不合理;他要求校方容許「國殤之柱」繼續在港大校園豎立。

「國殤之柱」是有關對人道肆意凌虐的雕塑,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製造,共有5座,其中一座用來紀念「六四」事件,高約7公尺,存放在港大校園內。

「國殤之柱」上刻有多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像,象徵遭到血腥鎮壓的死難者,基座以紅字刻上「六四屠殺」和「老人豈能夠殺光年輕人」等字樣。

在香港國安法的壓力下,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上月底舉行大會,通過解散支聯會的決定。(編輯:楊昇儒)1101008

港大要移除“國殤之柱” 創作者斥為對六四褻瀆

2021年10月9日 美國之音

在“港版國安法”白色恐怖籠罩下的香港,歷史最長的大學香港大學的校方周五(10月8日)要求移除矗立在港大校園24年的六四紀念塑像“國殤之柱”。該塑像的創作者稱港大這樣做是對歷史的褻瀆。

香港大學校方是在給最近解散的民主派組織支聯會的一封律師函中提出這個要求的。週五公佈的這封信函要求支聯會在下週三(10月13日)下午5點之前完成拆除,否則將被視為放棄。

律師函說,如果支聯會不理睬港大的這一要求,港大將不會考慮支聯會未來就“國殤之柱”提出的任何要求,而港大將會在合適的時間、以何時的方式處理這一雕塑。

“國殤之柱”用銅製作,高約8米,是香港六四燭光晚會的主要標誌。雕像上有幾十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像,象徵六四血腥鎮壓的死傷者。該雕塑的創作者是丹麥藝術家高志活。1997年香港民眾在維園舉行燭光集會時,這個雕像首次與香港公眾見面,之後港大學生會投票通過讓這個雕像永久矗立於港大校園。

據法新社報導,高志活在回覆法新社電郵的時候表示,他對這個消息感到震驚。高志活表示,這個雕塑是中國境內紀念六四的唯一塑像,拆除它的計劃是對塑像的“褻瀆”。

法新社引用高志活的話說,“我希望’國殤之柱’能夠像今天一樣繼續留在香港。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將是正確的。國殤之柱是一件重要的藝術品,它與香港有歷史淵源,應該留在中國的土地上”。

法新社說,香港大學沒有回复法新社對此事的問詢。

據港媒報導,已決定解散的支聯會的清盤人的蔡耀昌週五在回复港大校長張翔的信函時表示,港大要求支聯會短時間內移走“國殤之柱”並不合理。他強調,香港大學作為一個具言論及學術自由的空間,有社會責任及使命保留“國殤之柱”,希望校方“依據過往20多年的行事標準,繼續容許“國殤之柱”留在港大校園。

自去年6月,中共在香港強行推行國安法後,香港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港府在中共的支持下,向民主派展開全面圍剿,許多民主派組織和行業工會一個個解散,民主派活動人士不是被當局逮捕,就是被迫逃離香港。連數十年來一直堅持組織六四燭光晚會的支聯會也在上個月宣告解散。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