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請辭總統府秘書長,獲提名監察院長呼聲高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5/17

陳菊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不論是對內或對外都能發揮調和鼎鼐的功能,成為蔡總統重要的幕僚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陳菊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不論是對內或對外都能發揮調和鼎鼐的功能,成為蔡總統重要的幕僚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7日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在黨內輩分高,始終扮演「桶箍」角色,但也常是「石磨心」,忍辱負重,如今將離開總統府,雖然未透露動向,但在總統蔡英文的第二任,應該仍有更重要的任務由她承擔。

2019年美麗島事件40週年時,陳菊(圖)已位居總統府秘書長高位,成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迄今仍在政壇發展的唯一一人。(中央社檔案照片)
2019年美麗島事件40週年時,陳菊(圖)已位居總統府秘書長高位,成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迄今仍在政壇發展的唯一一人。(中央社檔案照片)

為給蔡總統更大的空間,作最好的布局,陳菊透過臉書宣布不續任,外傳將獲提名監察院長,她未透露動向,只強調仍然會和大家站在一起,不忘初衷,守護深愛的土地。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說,陳菊見證台灣坎坷的民主過程,也是美麗島世代唯一還在執政決策圈的美麗島事件受刑人。當今若有誰能出任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首任主委,陳菊是唯一人選。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陳菊18歲擔任郭雨新的秘書,從黨外小妹開啟政治生涯,在美麗島大審被判刑12年,歷任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勞委會主委、高雄市長的她,在去年美麗島事件40週年時,已位居總統府秘書長高位,成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迄今仍在政壇發展的唯一一人。

總統蔡英文曾說,陳菊是她的mentor(良師益友),陳菊卻說自己是「職業革命家」,一輩子只做過一個工作,從不會賺錢,一生所交的朋友都在同一個圈子,也說,自己沒有國民黨的朋友。

陳菊(中)深獲蔡總統信任,兩人關係如姊妹。圖為蔡英文總統接見富邦勇士籃球隊。(中央社檔案照片)
陳菊(中)深獲蔡總統信任,兩人關係如姊妹。圖為蔡英文總統接見富邦勇士籃球隊。(中央社檔案照片)

2018年4月陳菊離開高雄市北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後,年底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推出的韓國瑜拿下民進黨執政多年的高雄市,對被封為「南霸天」的陳菊,打擊不可謂不大,而外界對她的流言流語,更令她無法容忍,在選後對不少涉及造謠的網友提起告訴,用行動捍衛自身名譽。

黨內暱稱為「菊姊」的陳菊,在黨內輩分之高不在話下,而她之所以受敬重,是她長期在黨內調和鼎鼐,扮演化解紛爭、促進團結的「桶箍」角色。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右)在黨內輩分重、人氣高,始終扮演黨內「桶箍」角色。圖為2020立委選前,陳菊陪同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怡農掃街拜票。(中央社檔案照片)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右)在黨內輩分重、人氣高,始終扮演黨內「桶箍」角色。圖為2020立委選前,陳菊陪同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怡農掃街拜票。(中央社檔案照片)

「我們夾在中間,做石磨心、很艱苦(台語)。」陳菊深獲蔡總統信任,兩人關係如姊妹,但去年民進黨總統初選,和她情同姊弟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決定挑戰蔡總統,讓夾在兩人之間的陳菊倍感痛苦,她始終不放棄調解,儘管最後仍走上初選一途,她也多方奔走,促成蔡賴配,並以817萬票贏得勝選。

擔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不論是對內或對外,都能發揮調和鼎鼐的功能,成為蔡總統重要的幕僚長。

立法院去年在美麗島事件40周年這一天,通過修法將國家人權委員會設在監察院,不僅是推動監察院轉型賦予深化人權工作的新使命,修法通過後,黨內要角們心知肚明,黨外小妹陳菊堪稱是接下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唯一人選。(編輯:謝佳珍)1090517

陳菊小檔案

  • 生日:民國39年6月10日
  • 學歷: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 經歷:
    高雄美麗島事件受難者
    民進黨創黨18人工作小組
    國民大會代表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22屆高雄市市長
    第1、2屆高雄市(直轄市)市長
    總統府秘書長

不續任府秘書長 陳菊:總統需空間作最好布局

2020/05/17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1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520之後她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1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520之後她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7日電)520前夕,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今天表示,選後向總統表達,現在是告別總統府最適當的時候。在台灣即將邁向一個新階段的此時,總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作最好的布局;因此選擇離開工作了兩年的總統府。但是,陳菊在臉書中並未透露她的下一步。

陳菊晚間在臉書以「向所有關心她的朋友報告」形式表示,520之後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今年1月,在小英總統帶領下,一起守住了台灣的民主自由與改革成果,向全世界證明了台灣人的智慧與勇敢。

她說,在台灣即將邁向一個新階段的此時,總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作最好的布局;因此選擇離開工作了兩年的總統府。

陳菊表示,2018年九合一敗選後,民進黨跌落低谷。幾十年的犧牲奮鬥所累積的民主成果,面臨能否存續的危機,「我們的團結,不斷被撕裂。我們的價值,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支持者的信心一點一滴地流失。小英總統當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我無法袖手旁觀,更不能退縮放棄。」

陳菊堅持,即使面對謾罵抹黑,也必須跟總統共渡難關,協助總統連任,以鞏固我們的國家,守護民主,讓改革能夠繼續。

她說,「2020大選,我們克服了滔天巨浪的挑戰,讓民主站穩腳步,台灣繼續前進,這是所有人民的勝利。而其後,我們又團結起來,面對疫情的威脅,讓台灣獲得國際社會空前的肯定。我們應該驕傲!台灣的民主體制,可以面對各種危機,並貫徹我們對自由與人權價值的追求。」

陳菊表示,選後,向總統表達,現在是告別總統府最適當的時候。過去兩年,跟隨總統渡過最艱難的關頭,看到許多年輕世代,熱情投入公共事務,承擔民主的重任。社會充滿著希望與活力,對台灣的未來深具信心。

「兩年來,能與小英總統、副總統陳建仁在總統府同甘共苦,這是一段不在我人生規劃中的旅程」。陳菊說,過去,總統府是黨國威權的象徵;如今,它是人民的總統府。而她從一個為弱勢發聲的黨外小妹,走過驚恐的戒嚴時代,見證了政黨輪替,到走進總統府,輔佐台灣第一位女總統,歷經50年。這條道路崎嶇而漫長,但民主、自由、人權已經逐漸扎根。我們一起走過黑暗,也一起創造了屬於台灣的榮耀,讓台灣充滿希望。

在離開前,陳菊感謝總統對她的信任和支持,也感謝總統府所有工作夥伴的努力與合作,一起實現我們對台灣人民的承諾。

陳菊表示,未來,仍然會和大家站在一起,不忘初衷,守護我們深愛的土地,追求一個沒有恐懼、沒有威脅的美好社會。也希望,大家一起來當小英總統的後盾,支持總統,給總統更多力量,帶領國家大步前進。(編輯:蘇志宗)1090517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