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5
(中央社台北15日電)武漢中心醫院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最初爆發時承接最多病患的醫院,醫護人員多人死亡、遭感染,對外提警告的醫護遭嚴厲訓斥,如今,「吹哨人」話題正熱,究責醫院主事者的聲量也愈來愈大。
「人物」雜誌10日刊出的文章「發哨的人」迅速遭下架,引發網友接力轉發;「南方週末」11日再出題為「四人殉職,四人瀕危—武漢中心醫院『至暗時刻』」報導,披露更多武漢中心醫院高層打壓「發哨人」武漢中心醫院醫師艾芬的細節。
報導揭開武漢中心醫院黨委書記蔡莉、院長彭義香以及紀委書記李蜜等壓制醫護人員對疫情提出警告,並迫使他們在沒有防護地暴露在病毒威脅下。至今該院有300多醫護人員感染、4人死亡,4人靠儀器維持生命,死去的醫師包括日前被譽為「吹哨人」的李文亮。
即使在數百醫護人員感染,多人死亡之後,武漢中心醫院的院長和書記,從疫情出現後長達3個月的時間裡,都沒有去現場看望倒在防疫一線的員工。直到3月8日,該院的負責人在厚厚防護服的包裹下,去隔離病房看了那些倒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無論是人物還是南方週末的報導,都隱去了幾個敏感的細節,其中一個細節是黨委書記蔡莉等人在訓誡包括艾芬在內的「發哨」、「吹哨」醫生時,扣上的3個政治大帽子。
分別是:「你視武漢市自軍運會以來的城建結果於不顧、你是影響武漢安定團結的罪人、你是破壞武漢市向前發展的元凶」。
南方週末的報導中,其他醫生形容當時對艾芬的訓斥,用了3句排比句,「把我們主任嚇得不輕」。而艾芬則在人物的訪問中說,當時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好像整個武漢市發展的大好局面被我一個人破壞了」、「回來後我感覺整個人心都垮了」。
多家媒體披露疫情發生之初,武漢中心醫院醫護防疫物資匱乏,甚至用塑膠袋充當防護服,待捐贈物資湧入後情況才好轉,但蔡莉3月初被衛健委命令必須24小時待在醫院之後,立即給自己安裝了床、淋浴設備,因為洗澡怕冷,還裝了浴霸(浴室紅外線暖燈)。
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為此多次致電武漢中心醫院,希望採訪蔡莉本人,但都沒能如願。
隨著多篇報導問世,要對醫院領導階層究責的聲音愈來愈大。微信公眾號呦呦鹿鳴表示,2017年3月24日,武漢市官媒「長江日報」刊登了市委組織部對76名公務員的通報表揚,其中對蔡莉的表揚詞為「敢言直言善言,真為能為有為」。
文章嘲諷,「蔡莉女士重新定義了漢語中的『敢言』二字,她似乎是對下屬從來很敢言,對上一級卻並無表現」。(編輯:翟思嘉/周慧盈)1090315
陸媒:等待上級通知 延誤疫情早期通報
2020/03/15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官方經過SARS後打造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以便在疫情來臨時啟動早期監測和預警。但陸媒披露,系統在這次並未派上用場,起因疑為基層醫院被要求「等上級通知後再上報」。
陸媒新京報報導,官方宣稱,透過網路直報,可在2小時內將疫情消息傳達到中國政府打造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並啟動早期監測和預警。
報導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可透過2種途徑通報,第一是走傳染病疫情報告流程,又稱大疫情系統;另一種是循不明原因肺炎診斷並報告流程。
報導說明,只要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就會進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任何級別的疫情防控中心都能看到病例訊息。
然而報導指出,武漢在去年12月就發現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病例,經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原副主任楊功煥向媒體證實,武漢直到1月3日才透過網路直報,將病例上報。
報導引述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表示,過去碰到肺結核等傳染疾病,會直接在電腦填寫相關報告;但報導披露,醫院曾兩度致電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詢問採樣結果及「是否應該上報傳染病報告卡」,但僅獲「對於此類特殊傳染病,等上級通知後再上報,具體上報病種等通知」的回應。
報導還說,上報傳染病報告卡的權限,歷經「區級專家會診後報卡」,再到「省市聯合報卡」,最後要經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同意,才能將病例上報。在武漢發生疫情初期,原先由醫院會診後即可上報傳染病報告的權限,被不斷提高了。(編輯:賴言曦/周慧盈)10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