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簽署法案,俄國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6/7

(中央社莫斯科7日綜合外電報導)在美國去年退出後冷戰時期重要防禦協定「開放天空條約」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簽署法案正式退出這項條約。

莫斯科當局今年1月中旬宣布,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依據這項條約,各締約國得以在彼此領空執行非武裝偵察飛行。

莫斯科當局指出,自美國去年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後,維繫這項條約的工作「缺乏進展」。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俄國國會上下兩院此前都已投票贊成,終止莫斯科參與開放天空條約。俄國正式退出這項條約的文件今早公布於政府網站。(譯者:陳正健/核稿:林治平)1100607


2021-06-07 法廣

據法新社星期一自莫斯科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簽署法律,正式宣布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有關的法律公布在官方法律信息門戶網站上。莫斯科的這一舉動發生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首次於6月16日在日內瓦進行會談前夕。

《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簽署,2002年生效,34個締約國,包括美國、俄羅斯和北約大多數成員國。該條約是冷戰結束後重要的信任建立措施,有助於提升透明度和降低衝突風險。簽署國可按條約規定對彼此領土實施非武裝空中偵察。

2020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責俄羅斯違反《開放天空條約》,美國國務院隨即向該條約其他締約國通報退約決定。同年11月,美國宣布正式退出該條約。據此前報道,美國務院發言人曾稱,《開放天空條約》系因“俄羅斯違規行為”而被中斷,美方對此表示遺憾。針對美方的違約指責,俄羅斯此前已經多次予以駁斥。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說,美國通過臆想的借口,公開從事破壞世界戰略穩定的活動,對國際安全的整體架構造成破壞。

今年1月,俄羅斯宣布了退出該條約的計畫,俄羅斯政府上個月向議會提交了立法,以正式退出該條約。當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作出該決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仍然能夠從其北約盟國那裡接收通過該條約獲得的信息。

俄羅斯曾希望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在日內瓦峰會上會面時討論該條約。但拜登政府在5月份通知莫斯科,在特朗普政府去年退出該協議後,它不會重新加入該協議。俄羅斯官員表示,他們對美國決定不重新加入該條約表示遺憾,稱其為“政治錯誤”,並警告稱此舉不會營造有利於日內瓦峰會軍控討論的氣氛。

克里姆林宮本周一表示,美國退出該條約的決定“嚴重破壞了該條約成員之間的利益平衡”,並迫使俄羅斯退出該條約。克里姆林宮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說:“這對條約的遵守及其在建立信任和透明度方面的重要性造成了嚴重損害,(造成)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威脅。”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