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 美國之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五(1月17日)抵達內比都,開始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預計習近平此行將與緬甸政府簽署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協議,並繼續加強和緬甸已十分緊密的關係。
中國的官媒幾天來竭力宣傳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稱兩國是“親戚”、“胞波”。官方的新華社報導說,星期五在習近平車隊離開機場前往市區時,經過的沿途兩側懸掛有習近平的巨幅肖像和寫有“中緬胞波友誼萬古長青”等巨幅標語。
在出訪緬甸之前,習近平在緬甸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多次提到“胞波”,稱在緬語中,“胞波”意為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中國和緬甸“自古相親相融,’胞波’情誼源遠流長”。中國官方的新華社星期五的一篇報導還說,對中緬民眾來說,習近平這次來訪可謂節日季“走親戚”。
緬甸是習近平在2020年開年首次出訪一個東南亞國家,中國外交部將習近平的這次訪問稱為是“里程碑式”的訪問。但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的東南亞研究員約書亞·科蘭茲克(Joshua Kurlantzick)對半島電視台說,中國和緬甸的關係多年來一直十分緊密。他說幾十年來中國在緬甸一直發揮著佔有戰略主導地位的影響力,習近平在這次國事訪問旨在希望繼續維持對這一影響力。他還說,習近平及其他中國領導人在這次訪問“或許有機會接觸可能角逐下次大選的不同緬甸政界人士。”
半島電視台引述當地媒體的報導說,習近平此行計劃會晤一些黨派的代表,而且中國官員此前也已經跟一些與政府軍作戰的少數民族武裝的領導人舉行過會晤。
在緬甸政府軍2017年的殘酷鎮壓之後,已經有幾十萬羅興亞人從西部的若開邦逃到孟加拉國。聯合國官員指責緬甸軍方對羅興亞人的進攻具有“種族滅絕的意圖”,但是緬甸政府說,在激進分子攻擊安全部隊後,這是軍方發動的打擊反政府武裝的合法行動。在緬甸因此在國際上備受譴責時,中國則稱支持緬甸政府在若開邦“鎮壓叛亂”的行動。
在備受矚目的中國投資方面,緬甸商務部副部長吳昂圖(U Aung Htoo)在習近平訪問前對媒體表示,兩國在習近平訪問期間將簽署的協議包括若開邦皎漂特別經濟區和一個耗資13億美元的港口建設。
皎漂港被認為是所謂中國“珍珠鍊”沿線港口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中國利用緬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國的港口建立戰略基地,保護中國在印度洋的海上運輸線,讓來自中東和非洲的石油不通過馬六甲海峽,直接運到中國雲南,而皎漂港則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直接進入印度洋、並將石油直接從皎漂港通過鐵路運往雲南的重要基地。這一項目也被認為是習近平“21世紀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
前美駐緬使團團長:中國希望把緬甸變成一個西部省份
2020年1月17日 美國之音 莉雅

華盛頓— 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開啟對緬甸的國事訪問之際,擔任過美國駐緬甸使團團長的克拉普女士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習近平訪問緬甸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國家納入中國這個中央王國的西部版圖。她還認為,中國在緬甸的和平進程中的確發揮了大的作用,但它是兩頭都吃。
克拉普:中國希望把緬甸變成一個西部省份
亞洲協會與美國和平研究所在緬甸問題上的高級顧問克拉普女士(Priscilla Clapp)1999年到2002年期間擔任美國駐緬甸使團團長。她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習近平對緬甸的訪問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籌劃,其目的是把緬甸變成事實上中國的一個西部省份。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即将开启对缅甸的国事访问之际,担任过美国驻缅甸使团团长的克拉普女士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习近平 访问缅甸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国家纳入中国这个中央王国的西部版图。https://t.co/fnVPlx7hcS pic.twitter.com/vIP9ufkBX0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January 16, 2020
她說:“我認為他基本上是在鞏固自己的王國。緬甸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它的一個西部省份。如果你看中緬經濟走廊的設計,你可以看到,中國的用意是要把緬甸所有基本的基礎設施與中國的基礎設施套在一起,在雲南以外的地方建立另一個西部省份。”
克拉普:緬甸是中國通向印度洋以及東南亞的門戶
在這位緬甸問題專家看來,緬甸不僅僅是中國通向印度洋的門戶。
她說:“中國正在下定決心,把整個東南亞都納入到中國的勢力範圍之內。因此,這不僅僅只是關於緬甸的問題。緬甸是東南亞國家中與中國有很長邊界的一個國家,因此自然有很多跨越邊界的往來。中緬兩國還有很長的歷史淵源,這不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也許泰國除外。因此,緬甸不僅是通向印度洋的門戶,也是通往東南亞其他地方的門戶。 ”
分析認為,習近平在訪問緬甸時將尋求鞏固北京作為緬甸最大的投資國和戰略夥伴的地位,敲定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交易。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習近平在訪問緬甸期間會簽署幾十個協議。
但是克拉普認為,雙方可能會簽署一些諒解備忘錄,而不是最終的協議。她說,中緬經濟走廊也只是一個備忘錄。
克拉普:密松大壩不會按原計劃進行
中國方面還希望習近平這次訪問緬甸時能夠在2011年被叫停的密松大壩問題上取得進展。
克拉普認為,如果說進展指的是這個大壩項目會按照最初的計劃進行,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她說:“這個項目非常不受歡迎。如果他們重啟這個項目,它會成為緬甸的一個政治問題。如果有別的選擇,像在河流更上面的地方建造兩個小一點的水壩,使這個項目變成不同的水壩,這是可以的。有很多其他的選項。但是它必須是以對緬甸有利的方式來進行。”
她還認為,中國在緬甸的“一帶一路”項目不會很快落實,最多能實現的是簽署有關皎漂經濟特區的最終協議。
她說:“這些交易在進行所有的項目評估之前不會簽署。他們必須進行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評估,每一個項目都必須有一個商業規劃,他們還得提供融資,因為緬甸政府不會承擔任何主權債務。因此這些大的投資計劃必須由中國政府和它們的合作夥伴提供融資。對於最大的那些項目來說,把所有這些東西弄到一起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我認為,我們在近期可以看到的,最多是一些小項目。例如,在中緬邊境地區已經有好幾個經濟開發區在開發之中。他們帶來的是小一點的商業利益,他們為這些項目尋找融資也比較容易。”
克拉普告誡說,這些項目的問題是,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監管,而且會帶來大量的中國人,而這會引發社會問題。她說,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以及第一大城市仰光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會嚴重影響甚至摧毀兩國的關係。
緬甸團體對中國的投資表達關注
在習近平訪問緬甸前夕,緬甸民族團結陣線的發言人告訴美國之音緬甸語組,該團體今天向緬甸總統溫敏以及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發出了一封緊急請求信,表達他們對中國在緬甸的巨大投資項目以及這些項目可能損害緬甸的生態體係與環境的關注。不過,這位發言人說,民族團結陣線歡迎來自中國負責任的投資,即以透明的方式支持建立聯邦並在簽署協議前諮詢公眾的意見。
與此同時,克欽邦的環境人士在接受美國之音緬甸語組的採訪時說,克欽邦52個民間社會組織發出了歡迎習近平來訪的公開信。這個邦與中國有著最長的邊界。這些民間團體希望中國人在克欽邦建立經濟特區等投資項目時能夠保護當地的環境。
中國在緬甸的和平進程中扮演角色
習近平在訪問緬甸期間將罕見的與20個政治團體的代表舉行會晤,顯示中國有意在緬甸的和平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克拉普指出,中國希望在這個問題上發揮作用,因為緬甸各個武裝團體之間爆發的衝突影響了中國在緬甸的投資。不過,這位非常熟悉緬甸事務的前美國外交官認為,習近平不會在緬甸的和平進程上採取任何實質的行動。
她說:“中國在緬甸的和平進程中正在扮演一個很大的角色,但是他們在玩弄雙方。他們一方面向武裝團體提供支持,但同時他們給和平進程帶來外交上的力量。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往前動。它是一個僵局。我認為,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利益在於在邊界上保持某種程度的不穩定,這樣的話你在發展民主的緬甸與缺乏民主的中國之間有一道防火牆。”
習的來訪對緬甸機會與風險並存
有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這次訪問既會給緬甸帶來巨大的機會,但也存在使緬甸再次過度依賴中國的巨大風險。
中國不僅是緬甸最大的貿易國,而且是緬甸最大的債主,擁有緬甸將近40%的外債。
地理原因導緻美不可能發展緬甸與中國那樣的關係
克拉普說,最近幾年,緬甸內部的衝突和問題使得美國難以維持與緬甸以往的密切關係,但是美國對緬甸的政策並未改變,美國在緬甸仍然有相當規模的投資。不過她承認,東南亞地區並不處於特朗普政府戰略地圖的中心。
至於美國為什麼沒有採取更多的行動阻止緬甸傾向中國,克拉普說,由於地理、歷史和文化等原因,美國不可能與緬甸發展出它與中國那樣的關係。
昂山素季:緬甸與中國是特別的鄰邦關係
昂山素季2011年5月在仰光通過視頻參加香港大學百週年對話時談到了她對緬甸如何發展與中國以及西方國家的關係的看法。當時還被軟禁的她說,緬甸可以同時與中國以及西方國家發展友好而又帶有各自特殊性的關係。
她說:“中國是緬甸的鄰國,中國永遠將是緬甸的鄰國。我們同中國的關係將會是一個特別的鄰邦關係,而我們與一直幫助我們實現民主的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將是一種不同的關係,一種基於民主這個共同價值的友誼。”
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當時說,如果她不得不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選邊的話,她得站在人權這一邊,因為人權屬於世界所有人民。不過,昂山素季自從成為緬甸事實上的領導人之後,因為在羅興亞穆斯林難民問題上為緬甸政府的做法進行辯護而受到西方國家的普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