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示警:中國或以”特洛伊木馬”方式處理臺灣問題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4.05.17 自由亞洲電台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2024年5月16日就臺灣問題舉辦座談會 視頻截圖/美國企業研究所

臺灣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即將就任之際,美國智庫發出警告,中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存在一個”特洛伊木馬”式戰略。

北京當局對臺加大外交和軍事壓力之際,臺灣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即將在5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政府將循前例,派遣由前官員、智庫專家與學者組成的代表團出席典禮。美方強調,此舉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與臺海現狀。 

儘管賴清德近日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峯會上表示,臺灣不排除在不預設前提的原則下,與中國展開對話。但隨着中國軍事現代化,以及習近平提出要在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美國也越來越擔憂會被拖入中國入侵臺灣的戰爭。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和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日前發佈最新報告預測,賴清德就任後的四年執政期間,中國將實施海空、信息、網絡、經濟、認知等各類行動,就像特洛伊木馬般,一邊掩蓋其真實“統一”目的,一邊拖延國際社會對臺灣的關注,以期讓臺灣的處境越來越困難。而在2028年前後,臺灣或將被迫接受北京的“和平進程”或“統一協議”。 

5月16日,該報告作者、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對於如何抵禦北京當局對臺灣的控制,美國及其盟友目前過於聚焦於威嚇或如何擊退解放軍,卻忽略了中國“非戰爭形式的威脅行動”。

他認爲,北京當局的目標是要 “痛苦大到讓足夠多的臺灣人想要和平,並導致臺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不讓中國重新定義臺灣海峽周圍的合法性非常重要。”

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座談會上表示,對於如何抵禦北京當局對臺灣的控制,美國及其盟友目前過於聚焦於威嚇或如何擊退解放軍,卻忽略了中國"非戰爭形式的威脅行動"。(視頻截圖/美國企業研究所)
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座談會上表示,對於如何抵禦北京當局對臺灣的控制,美國及其盟友目前過於聚焦於威嚇或如何擊退解放軍,卻忽略了中國”非戰爭形式的威脅行動”。(視頻截圖/美國企業研究所)

根據該報告的內容,北京想要塑造以下認知和氛圍,包括如果臺灣與美國加強合作,就會導致兩岸緊張關係升級。北京這麼做的真實目的是想削弱美臺關係,讓臺灣的國際地位越來越孤立。此外,北京當局還可能透過擴大檢查和審覈進口臺灣的貨物、經濟及網絡戰,甚至政治宣傳,以降低臺灣民衆的生活水平,藉此挑戰臺灣政府執政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卜大年說,國際社會與其追蹤監視中國每一次軍事演習、軍機去向,或以相同規模的軍事行動反擊,不如改以政治行動打擊北京當局真正在意的痛點。如,增加臺灣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民航合作,或是推動臺灣加入區域防空架構以作爲回應。

座談會上,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 中國力量項目(China Power Project)主管林洋(Bonny Lin,另譯:林碧瑩)則指出,即便中國不採用武力手段入侵臺灣 ,也能在短期內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在多數人認爲中國因爲國內經濟萎靡或美中競爭等問題而自顧不暇時,“臺灣依舊每天面臨中國的脅迫,而且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即便是國民黨,視北京施壓的程度爲何, 也將開始出現不一樣的立場,可能更不願意與中國當局接觸。” 

法國國際廣播公司日前引述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相關報告顯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Charles Q. Brown Jr. )也曾表示,習近平並不想用武力奪取臺灣,而是會嘗試用其他方式做到這一點。該份題爲《如何在不真正戰鬥的情況下成功吞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臺灣網絡戰略解釋》(How to Succeed at Annexation Without Really Fighting: The PRC’s Taiwan Cyber Strategy Explained)指出,中國越來越常地使用間接手段控制檯灣,包括使用人工智能顛覆臺灣政府和公衆話語。 

記者:喬琴恩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