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33家中國實體的制裁將於5日生效,4家官媒擬列為外交使團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據路透社6月3日報道顯示,美國商務部表示,針對上個月所列出的33個中國企業、機構的限制措施將於本周五(美東時間的6月5日)正式生效。此外,路透社還在當天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華盛頓最快將於本周四,將中國中央電視台及中國新聞社等至少四家中國官方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並加大對他們在美國境內活動地限制。

此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曾在5月22日分別以牽涉人權問題、與美國國家利益或外交政策相悖等理由,將共計33個中國機構與個人列入實體清單,以限制購買、使用美國技術。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包括奇虎360、烽火通信、東方網力、雲從科技、達闥科技和中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主要集中在安防、網絡安全、網絡通信、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一名自然人Zhu Jiejin亦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的相關聲明寫道,“在中國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實施鎮壓、大規模任意拘留、強迫勞動和高科技監視中,這九個實體共謀侵犯人權。”美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並於當時在聲明中表示,“新增加的實體清單表明,我們致力於防止美國商品和技術用於損害我們利益的活動。”據悉,美方宣布的相關制裁措施將於6月5日生效,這些中國實體將無法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使用美國技術。

此外,路透社援引3名消息人士的話指,華盛頓最快將於當地時間本周四,將包括中國中央電視台及中新社等至少四家中國官方媒體,列為“外國使團”,並加大對他們在美國境內活動地限制。分析稱,此舉將進一步激化美國和中國的緊張關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周宣布,將就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採取回應行動。據美國1982年《外國使團法》規定,被認定為“外交使團”實體的駐美機構必須披露他們的人員名單、僱傭和解僱決定,並向美國國務院登記機構在美國租賃或擁有的房產。而在租賃或購買新的房產前,他們還必須獲得美方的事先批准。據悉,美國在今年二月,已經將新華社等五家中國官媒在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指控他們被中國政府用作宣傳工具。它們包括,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發行公司和《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美國總代理海天發展公司。

今年3月,華盛頓表示,將把獲准在中國主要國有媒體的美國辦事處工作的記者人數從此前的160人削減到100人,以報復北京“長期以來對美國記者的恐嚇和騷擾”。北京方面隨後宣布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中方還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限時離境,並於今後不得在陸港澳從事記者工作。而就這一最新進展,白宮和美國國務院以及中國駐美大使館均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