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臣的騙票術 「武漢肺炎」+「H- 病毒」◎陳昭南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2-23 【六都春秋】

江啟臣參選國民黨主席(影片畫面)

文/陳昭南

續貂言:【阿公說幹話之836】

郝龍斌說:罷韓會導致社區感染武漢肺炎;

江啟臣說:民進黨偷走「中華民國」神主牌;

「武漢肺炎」傷肺,的確會要人命!

「H型 病毒」傷腦,確實會變成草包!

老K黨主席補選,縱然不被病毒K死,也會成為廢人草包!

=====================

▲誰偷走「中華民國」神主牌,讓國民黨選舉吃大虧?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江啟臣21日中午開直播,談到小英總統接受外媒專訪中表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台灣」,江啟臣表示,「民進黨在2020年選舉上非常聰明,把中華民國四個字偷走,跟民進黨長期提出的台灣主體性加起來,變成中華民國台灣。

江啟臣在直播中很氣惱地說,「如果所有年輕人都是天然獨,都是支持台獨,那民進黨不用加中華民國四個字,票就會投給民進黨,這代表年輕人也接受中華民國,不然照台獨的說法,一邊一國應該是最大黨,問題是中華民國是國民黨長期主張,民進黨把國民黨神主牌偷走,還用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將國民黨推給共產黨,讓國民黨在選舉上吃大虧。

江啟臣現在要選國民黨主席,所以其當下所有言論都可以視之為競選語言,也即是為了爭取國民黨內某部分黨員票的一種「討好式」說法,未必就是他個人真正的主張或意識。說得更難聽點,也就是「騙選票」的一種騙票術。

不過江啟臣所強調的「民進黨把國民黨神主牌偷走」卻充分顯示江啟臣年紀不老腦袋卻相當「夠老」。

當他表述「問題是中華民國是國民黨長期主張」的那當下,其政治邏輯就出現「夠老」的問題了:

①「中華民國」是個政治實體,是現實正在運作中的獨立政權。除非選民民主投票,沒人有權利把這政治實體偷走。江啟臣之言是在汙衊(或按讚)台灣選民都是偷走國民黨神主牌的「小偷」。

②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有人想要把這個「中華民國」的「政權」換名,無非就是改名為「台灣共和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種拉力,前者被稱之為「法理台獨」,後者稱之為「紅色代理人」。

只要敢於宣示「中華民國已經獨立,不必再宣布獨立。」在中共眼裡都絕對是「台獨的言論或主張」,都是必須被消滅被鏟除的對象,這是現實,我們都不必爭論。

③江氏又說:馬英九曾經提過的概念「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再宣布獨立」,完全是撒謊或故意扭曲歷史事實。

真相是:

2014年11月9日,馬英九日前接見歐美媒體駐亞洲特派員訪華團說過:「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再宣布獨立。

在2010年04月30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及2011年06月15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電視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專訪時也都講過同樣的話。

但請注意,馬英九所言說的「中華民國」乃是1912年所建立的「秋海棠」早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並更易為「老母雞」了。1912年的「中華民國」也全都淪為「一種鄉愁」的想像或幻象。

④因此,當台灣現在有人公開宣示「中華民國已經獨立,不必再宣布獨立。」跟馬英九等人之前所主張的「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在時空上都是全然各異的兩個「想像共同體」。

而這,也之所以必須要重新置換成「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稱號的過渡性手段。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循序漸進的和平建國過程。等到某一天,國際情勢或風向有了大逆轉,比如中共政權崩潰或是因故自行裂解為十個獨立政體了,斯時台灣即可以因為外在威脅減弱或消失,再來一次更換「國名」的全民大辯論及大變易。

當江啟臣仍然咬緊「中華民國是國民黨長期主張」時,已可以斷言:國民黨真正是病入膏肓了,因為他們還繼續活在夢鄉之中毫無現實感。

而且,「九二共識=一國兩制」本來就是習近平親自宣告的,江啟臣卻還寧可當鴕鳥,不肯或不敢跟中共直面對決,則國民黨還能不亡嗎?

小英或民進黨新創的國家論述稱為「中華民國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其圖騰是大番薯地瓜,不是國民的鄉愁秋海棠。

江啟臣也許應該先補一下留英博士汪浩先生在2019.01.05發表過的文章:《如何達成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國家認同共識」?》其論點你可以不同意或加以反駁,但你必須要充分讀懂後再提出自己的意見或主張,而不是胡謅亂言騙選票!

順帶說一句,中共的疫災已進入無力回天的裂解前夕了,江啟臣等國民黨徒還醒不過來,仍在殷切期盼中共關愛的眼神嗎?

「武漢肺炎」傷肺!「H – 病毒」傷腦!罷韓割草運動繼續奮進中!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Evnz7p
*封面圖片來源:影片畫面

作者

陳昭南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六都春秋》創辦人,曾任立法委員,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