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莫文蔚陷“辱華”事件急道歉,中共壓迫藝人,讓他們「保持跪着的姿態」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6-14 自由亞洲電台

6月8日,香港著名女歌手莫文蔚發佈新歌《婦女新知2021》。在MV中,莫文蔚選擇了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縮寫DG)的浴袍作爲新歌造型,沒成想遭到中國網友的大規模譴責,因爲在他們眼中, 杜嘉班納是“辱華”品牌。爲什麼不斷會傳出境外藝人和企業“辱華”的事件?對這些所謂“辱華”的個人和企業中國是否是一視同仁地譴責和懲罰?

莫文蔚成爲自2018年杜嘉班納發佈辱華廣告遭到行業集體抵制以來,第一位身穿該品牌的國內藝人。隨着輿論的發酵,#莫文蔚道歉#等相關話題立即衝上本週末的微博熱搜,大量網友湧向莫文蔚的微博評論區討個說法。

莫文蔚道歉:沒有任何藉口 個人及團隊疏忽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面對輿論壓力,莫文蔚工作室6月12日下午發佈聲明致歉,表示新歌造型審覈出現問題,工作室沒有替藝人嚴格把關,對此表示萬分的歉意,希望得到公衆、媒體及粉絲朋友們的原諒。目前相關MV和宣傳物料已全面下架。

近期忙於演唱會的莫文蔚本人也緊急公開道歉:“很抱歉,我真的沒想到這次會這麼疏忽,我沒有藉口,我跟我整個團隊都不對。”

旅美資深媒體人王劍在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杜嘉班納辱華事件時隔三年再次被翻出來,背後是官方在推動:“這是有五毛從中作祟,不斷敲打這些藝人,通過敲打這些藝人讓他們保持跪着的姿態,官方通過收拾這些人告訴大家這裏有堵(辱華的)牆。”

杜嘉班納觸碰辱華紅線,還要追溯到2018年發佈的《起筷喫飯》廣告。當年11月,杜嘉班納在廣告中選擇一名亞裔模特身穿當季華服,用筷子喫意大利披薩、香炸甜卷和番茄醬意麪。廣告傳回國內,民間認爲杜嘉班納的模特使用筷子的方式十分怪異,是刻意醜化東方女性形象,有辱華嫌疑。

面對中國輿論壓力,杜嘉班納不僅未發佈官方道歉聲明,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品牌創始人之一加巴納(Stefano Gabbana)還與網友在爭辯中辱罵中國,稱“中國,無知、骯髒的土匪,”他的態度在中國引發一場轟轟烈烈的抵制辱華品牌活動。

當月21日,杜嘉班納在上海舉辦的THE GREAT SHOW大秀上,原本應邀出席的衆多中國明星集體拒絕前往秀場,國內模特經紀公司旗下模特也罷演,杜嘉班納不得不發佈聲明表示大秀“因故改期”。此外,當時的中國代言人迪麗熱巴、王俊凱等人立即與該品牌解約,天貓、京東等多家中國電商平臺也下架相關商品。

當時,《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中國官媒也下場表態,稱“不能接受喫飯砸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應當尊重中國,尊重中國人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杜嘉班納辱華事件時表示,中方不希望此事上升爲外交問題。

王劍表示,由於中國市場龐大,一旦掀起抵制確實會對企業造成重大打擊。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爲了盈利必須付出犧牲人權、違背普世價值的代價,而這種風險成本在近些年也越來越高。

香港歌手莫文蔚(搜狐圖片)
香港歌手莫文蔚(搜狐圖片)

學者:中國雙重標準定義辱華 官方背後推動

“辱華這種事情不存在底線,當能夠煽動起來公衆情緒又不危及中國共產黨統治時,很多事件都可以上升成辱華事件,”旅美政治經濟分析人士秦鵬告訴本臺。“當這個事件暴露出來後,可以鼓動民間情緒從官方的一些焦頭爛額的事件轉移開,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和利益,很容易得到官方的支持。這次杜嘉班納又被翻出來,這背後恐怕也不是純粹的單一事件,可能也和當前的大局勢有關係。”

莫文蔚一事不禁讓人想到今年沸沸揚揚的抵制拒絕使用新疆棉品牌事件。今年三月,一份拒絕使用涉及強迫勞動的新疆棉製品的企業名單在中國網絡上流傳,點燃中國網友怒火。這份名單包括H&M、耐克等多家品牌,H&M在這場抵制中首當其衝,然而耐克卻獨善其身。據悉,耐克作爲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目前仍是中超聯賽和中國男女足,男籃、女籃國家隊及中國田徑隊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有網友認爲莫文蔚不應揹負所有罵名,說:“支持莫文蔚,直到國家隊解約。”

秦鵬認爲,中國在定義“辱華”這方面十分雙標:“杜嘉班納其實還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些更大衆的品牌。如果‘辱華抵制’炒得過大,比如耐克、阿迪達斯,那麼中國這些生產企業、棉花生產商要不要活下去?中國價值三四千億的服裝進出口產業要不要繼續參與國際貿易?這個在大局面上是不能動的,但杜嘉班納屬於富人穿的品牌,所以炒作杜嘉班納能夠煽動民族情緒,但又不觸動背後的利益和產業。”

秦鵬說,輿論輕易不敢把批評、抵制的槍口轉向與耐克等贊助商存在共同利益的、官方背書的中國國家體育總局。而不觸及中國根本利益的品牌及藝人則會在官方煽動下成爲公共情緒的宣泄口。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在12日發佈微博點評說:“網友們有權表達他們對任何品牌、任何明星的態度和強烈情緒,”但希望各方在莫文蔚事件上“保持克制,不輕易入場舉旗”,“讓網友與品牌和明星自行了斷”。

自2018年辱華事件起,杜嘉班納在華營業額一落千丈。受中國抵制影響,在2018年杜嘉班納總收入中,以中國市場爲主的亞太地區的營業額同比下滑7.7%。三年來,杜嘉班納多次在中國各大社交平臺上投放廣告試水,但每次都會遭到網友抵制。


記者:一冰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