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3
(中央社華盛頓/海牙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天撤銷對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班索達(Fatou Bensouda)的制裁。國際刑事法院樂見此舉,並稱這象徵與美國合作的新時代。
這項決定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布。班索達因調查美軍是否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而遭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制裁,當時就引發國際批評。
去年,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指責國際刑事法院是「非法法院」,對出身甘比亞的班索達施以經濟制裁和簽證限制。
國際刑事法院後來又開始調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自治區涉嫌戰爭罪一案,進一步惹怒與以色列友好的美國。美國與以色列均非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
另外,美國政府也將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互補暨合作部門主管莫喬喬科(Phakiso Mochochoko)從指定制裁名單除名。
布林肯在聲明中表示,國務院還終止了2019年另一項針對部分國際刑事法院人員簽證限制的政策。他說:「這些決定反映出我們的評估,也就是原本實施的措施並不恰當,也沒有效果。」
布林肯表示,美國政府採取上述行動,但仍「強烈不認同國際刑事法院有關阿富汗及巴勒斯坦情勢的作為」,且仍反對國際刑事法院「主張對美國和以色列等非締約國人員擁有管轄權」。
「然而我們認為,我們在這些案例上的關切事項,可透過與國際刑事法院流程中所有利害關係方的來往,獲得更好的處理,而不是透過實施制裁。」
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發言人說,法院及其成員國組成的理事機構都樂見美國做此決定。
締約國大會主席費南德茲‧德‧古門迪(Silvia Fernandez de Gurmendi)表示,這有利於「強化法院工作,更廣泛地說,將促進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譯者:曾依璇/核稿:盧映孜)1100403
拜登宣佈取消特朗普政府對國際刑事法院官員的制裁
2021年4月3日 美國之音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4月2日)取消了特朗普總統對國際刑事法院兩名高層官員的制裁。
拜登總統星期五宣佈終止特朗普總統去年在一項行政命令中宣佈的與國際刑事法院有關的國家緊急狀態並撤銷那項行政命令。
去年6月11日,特朗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授權美國對參與調查一些美軍是否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進行制裁。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並禁止入境。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說,該法庭出於政治動機對美國主權構成了威脅。
去年9月,美國宣佈制裁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和該法院的檢察官辦公室管轄權、補充原則和合作司司長法基索·莫喬喬科。
國際刑事法院是位於海牙的一個常設機構,2002年在有足夠數目的國家批準有關條約後開始運作,負責審理種族滅絕、反人類罪和戰爭罪等案件。美國不是成員國。美國擔心該法庭會被人拿來出於政治動機而起訴美國軍人和官員。
拜登總統在通知中說,國際刑事法院聲稱,未經美國及其盟友同意或安理會移送案件,該法院便像美國及其盟友一樣對“非國家當事方”擁有管轄權,美國“繼續堅決反對”這種主張,並將“繼續大力保護”現任和前任美方人員不受任何行使這類管轄權的企圖的侵害,但是,“對該法院、其人員和那些向其提供協助者威脅或施加制裁不是解決美國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關切的有效或恰當策略”。
國務卿布林肯也在一項聲明中強調,美國仍然堅決不同意該法庭採取的某些行動。但是他說,華盛頓相信,“我們對這些案件的關切”可以通過外交而不是“施加制裁”得到“更好解決”。
拜登總統誓言要讓美國重返國際舞台和多邊機制。在他上任後,美國重新加入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重返巴黎氣候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