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後首次,美台簽合作備忘錄強化海巡合作,學者:反制中國擴張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3/26

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左)和駐美代表蕭美琴(右)25日於AIT大樓內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駐美代表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傳真 110年3月26日
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左)和駐美代表蕭美琴(右)25日於AIT大樓內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駐美代表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傳真 110年3月26日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25日專電)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與駐美代表處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是拜登任內美台簽署的首份備忘錄。AIT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對全球關切議題作出貢獻,新平台將促進美台溝通、合作與資訊分享。

AIT今天發新聞稿表示,在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金成(Sung Kim)及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國際事務處長卡塔爾多(Ann Castiglione-Cataldo)見證下,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與駐美代表蕭美琴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海巡工作小組。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月20日上任以來,美台簽署的首份合作備忘錄。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AIT表示,這個新平台將使AIT與駐美代表處能透過美國海岸防衛隊及台灣海巡署,改善雙邊溝通、建立合作與資訊分享。

此外,AIT指出,備忘錄也確立雙方關係是以保存海上資源、降低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漁業(IUU),及參加海上聯合搜救任務與海上環境因應活動等作為共同目標。

AIT說,美台今天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是以雙邊強韌的人民關係作為基礎。AIT強調:「美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全球關切議題並作出貢獻,包括在海上安全、建立能促進海上執法資訊交換及國際合作網絡等。」

根據駐美代表處事後提供的新聞稿,蕭美琴在致詞時表示,總統蔡英文曾說過「海洋就寫在台灣人的DNA裡」,台灣做為印太地區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隨時願意在海洋相關議題做出貢獻。

蕭美琴指出,台美雙方海巡部門多年來在搜救及漁業執法等議題密切交流,期待雙方成立海巡工作小組,能締造更強韌的夥伴關係,為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做出更多貢獻。

駐美代表處表示,這次備忘錄所建立的「海巡工作小組」,將提供美國海岸防衛隊及台灣海巡署一個討論、檢視、設定優先工作,與增進雙方聯繫、建立合作及分享資訊的平台,為彰顯台美夥伴關係之另一個里程碑。

中國2月1日實施「海警法」,授權海警在中國管轄海域處理外國船隻時動武,引發美國與區域國家高度關切。有學者認為,美台今天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可能是為了反制中國近來海上擴張作為。

外交部台北時間26日下午將舉辦「台美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宣布茶會,外交部長吳釗燮、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海巡署長周美伍等人都將出席。(編輯:徐崇哲)1100326

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左起)、美國海岸防衛隊國際事務處長卡塔爾多、駐美代表蕭美琴及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金成,25日共同參與美台海巡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駐美代表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傳真 110年3月26日
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左起)、美國海岸防衛隊國際事務處長卡塔爾多、駐美代表蕭美琴及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金成,25日共同參與美台海巡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駐美代表處提供)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傳真 110年3月26日

台美26日簽海巡合作備忘錄 學者:反制中國擴張

2021/03/25

台美26日將簽署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戰略學者蘇紫雲表示,意在反制中國實施「海警法」後,增加海洋灰色地帶衝突強度。圖為被國際視為「白色威脅」的中國海警執法船。(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美26日將簽署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戰略學者蘇紫雲表示,意在反制中國實施「海警法」後,增加海洋灰色地帶衝突強度。圖為被國際視為「白色威脅」的中國海警執法船。(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25日電)台美明天將簽署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戰略學者蘇紫雲今天表示,意在反制中國實施「海警法」後,增加海洋灰色地帶衝突強度,對外擴張的企圖。

外交部明天下午舉辦「台美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宣布茶會,外交部長吳釗燮、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海巡署長周美伍等人都將出席。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今天受訪表示,台美簽訂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目的在反制中國自2月開始實施海警法後的擴張作為,也象徵美國戰略漸形清晰。

蘇紫雲說,中國藉由海警法強化對周邊水域的控制,追求海洋國土、海洋維權的國家目標;海警法也在法律面上強化「依法用武」的訴求與宣傳。組織方面,海警轉隸屬武警指揮,象徵內部維穩、邊防、海防一體化,海警其實就是「黨警」。

他指出,中國海警局所轄的海上執法船統一採用白色船體,過去執行勤務時,在越南、馬來西亞等海域都有「海上霸凌」行為,被國際視為「白色威脅」(White Threat)。有海警法加持,中國海警將以戰爭邊緣手段,加強海上灰色地帶的衝突強度。

蘇紫雲說,海警法部分內容違反國際慣例,例如明文規定海警機構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手持武器,也可以使用艦載或機載武器,且規定中國海警可在不實施警告的情況下直接使用武力。

蘇紫雲評估,中國未來在南海、東海及台海擴張權力,台灣可以考慮彈性反制,以嚇阻概念的方式應對中國海警威脅,例如納入聲波武器、非殺傷彈及傳統水砲等,船體也要強化防碰裝置,一來符合國際慣例,二來也增加後續使用正規火力的正當性。(編輯:謝佳珍)1100325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