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23日專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訪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時提及中國威脅,強調必須確保關注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挑戰,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呼應國際合作應對中國崛起的安全隱憂。
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任後本週首訪歐洲;在亞洲方面,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也正訪問中國,當中俄展現加強合作對抗西方社會時,美國與北約(NATO)也展示強硬立場。
布林肯今天與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除表達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扭轉前政府時代的美歐疏離外,2人並多次提及中國及俄羅斯的威脅。
布林肯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俄羅斯企圖破壞北約聯盟的行動,同樣地也必須確保北約關注中國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所構成的挑戰,而這也是北約2030年願景的一部分。
史托騰柏格在會中多次點名中國,警示當前出現巨大的全球挑戰,包括俄羅斯侵略鄰近地區、中國崛起產生的安全隱憂、全球出現恐怖主義及網路威脅、氣候變遷等。
史托騰柏格強調面對這些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及大洲能獨自應對,需要歐洲和北美一起合作,以應對中國的崛起以及俄羅斯的挑戰。
北約近年來多次公開提及中國威脅,史托騰柏格去年6月指中國國防支出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擁有2000枚短、中、長程飛彈,其中針對航空母艦的東風-21D中程彈道飛彈威力特別強大,「中國大量投資核子武器和洲際導彈,射程可及歐洲,北約盟國必須團結面對這個挑戰」。
之後史托騰柏格提出「北約2030」(NATO 2030)願景以應對新科技、恐怖主義和中國在全球崛起的新戰略概念,呼籲擁有30個成員國的北約聯盟國「發展新科技的共同原則和標準」,以因應有關運用大數據和網路通訊的「顛覆性技術」安全挑戰。
今年2月史托騰柏格也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指出:「中國的崛起在跨大西洋方面,對我們的安全、繁榮和生活方式帶來潛在後果已是個確定的問題。」(編輯:韋樞)1100323
布林肯訪問布魯塞爾促進美國與歐盟和北約的同盟關係
2021年3月24日 美國之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二(3月23日)說,美國希望重建夥伴關係,“首要的是我們與北約盟友”的伙伴關係。他向北約同盟表達了拜登政府的“堅定承諾”。
布林肯在布魯塞爾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晤之前一道與媒體見面,發表了這番評論。兩人是在北約同天晚些時候召開部長會議之前會面的。
斯托爾滕貝格說,他歡迎美國新政府的方法,並說目前有著“掀開跨大西洋關係新篇章的獨特機會”。
一名歐洲聯盟高層官員說,美國總統拜登計劃星期四與歐盟領導人一道舉行視頻會議,這是美國堅持對北約承諾的一部分。
拜登的立場與前總統特朗普形成鮮明對照。特朗普經常抨擊北約國家沒有滿足各成員國必須將其國民經濟的2%投入防務的目標。
長期深受拜登信任的布林肯說:“我們最承受不起的就是把這個同盟視為想當然。”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歡迎布林肯有關北約的友好評論。北約建於1949年,宗旨是遏制當時來自蘇聯的威脅。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為期兩天的討論期間,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北約在阿富汗的使命。按照阿富汗塔利班和特朗普政府去年達成的和平協議,所有美軍要在5月1日之前撤走,這個最後期限正在接近。
布林肯表示正在評估局勢,他在布魯塞爾的工作將包括與北約盟友磋商,既聽取盟友意見,也分享美國的想法。他說,不管美國決定做什麼,其行動都將會與其它參加這項軍事使命的國家磋商。
“我們一起進去,我們一起做過調整,當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們將一起離開,”布林肯說。
斯托爾滕貝格說,他歡迎這項和平努力,他強調說,這是“通向阿富汗持久政治解決方案的唯一道路”。但是這位北約負責人說,為了實現和平,所有各方必須本著誠意談判,必須要減少暴力,塔利班必須停止支持“基地組織”等國際恐怖分子。
德國外長馬斯警告說,過早撤軍會破壞安全領域取得的成果。
“我們希望依情況而定從阿富汗全面撤軍,”馬斯說。
布林肯在布魯塞爾的行程還包括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盟外交政策主管博雷利。美國國務院說,會晤議程包括新冠疫情下的經濟復甦努力並應對“來自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的全球挑戰”。
在伊朗問題上,這位美國首席外交官預計將與歐洲同行磋商美國與伊朗共同重返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前景。這項協議限制伊朗的核項目,以換取放鬆經濟制裁。
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讓美國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伊朗隨後採取步驟,不再遵守承諾。美國和伊朗都表示願意再次遵守協議,但是雙方都放出信號說,對方必須先拿出行動。
布林肯此行的最後一項日程安排是與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威爾梅斯舉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