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研院首度明確要求院士須具中華民國國籍,無本國籍者當選無效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07-04 自由時報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研院院士選舉首度明確要求院士候選人需具有我國籍。中研院第33屆院士名單將於7日出爐,對於爭議已久的院士候選人國籍問題,中研院於6月22日發函請候選人回覆是否具中華民國國籍,中研院今(4)發布聲明證實,若候選人不具中華民國國籍,即使當選,資格也無效。

對於長久以來院士國籍爭議,依中研院於2020年10月17日的決議,第34屆院士選舉會揭露候選人國籍,該院於今年6月1日發函詢問法務部,院士是否須具我國籍、可否有雙重國籍,法務部於6月8日回函明確表示,院士須有我國籍,但考量院士為榮譽職,且非研究人員,不屬公職範圍,可有雙重國籍,並基於「信賴保護原則」,過去院士未具本國籍者,仍有院士資格;中研院也據此於6月22日發函給第33屆院士候選人,詢問其是否具有本國籍。

中研院院士會議發言人伍焜玉透過該院新聞稿表示,會積極協助國籍認定有疑義的準院士釐清國籍問題,在7日院士會議會後記者會中,只會宣布已確認適法者,當選為院士。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中研院自4日起,舉行為期4天的第34次院士會議,5日、6日進行院士暨名譽院士選舉閉門分組審查,數理科學組審查候選人的主持人為副院長、院士周美吟與沈元壤;工程科學組審查候選人的主持人為院士劉兆漢、郭位;生命科學組候選人審查主持人為院士陳建仁、羅浩;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候選人主持人為院士管中閔、王德威,各組將於5日開始討論,7日綜合審查後投票選出。

外界關切院士國籍疑義 中研院:積極協助釐清

2022/7/4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4日電)中研院今晚發布聲明稿表示,院士國籍問題源於歷史因素,院士選舉過程十分嚴謹,期盼當選院士能對國內科研發展提升提供助力;對於國籍尚有疑義者,中研院會積極協助釐清國籍問題。

關於外界關切院士國籍一事,中央研究院今天晚間發布第33屆院士選舉聲明,院士會議發言人伍焜玉院士表示,院士國籍問題源於歷史因素,院士會議將考量各方意見,在依法行政及最尊重候選人的情況下處理此議題。

聲明指出,院士會議4組國內外召集人於會議討論決議,分組審查會議進行前會先報告「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及「國籍法」規定,讓與會院士知悉。

伍焜玉表示,選舉過程十分嚴謹,並經多次詳細討論;中研院非「國籍法」最終認定單位,如有疑義,將協助釐清並請主管機關認定。

聲明提到,院士會議會遵循中研院組織法第4條規定,選舉中研院院士,期盼能對國內科研發展提升提供助力。對於票數通過當選門檻但國籍尚有疑義者,中研院會積極協助釐清國籍問題,並盡最大努力,協助其認定是否具備本國國籍。

中研院將於7日院士會議會後記者會中,宣布已確認適法者當選為院士;其餘將待確認適法後,才會公告並發給院士當選證書。(編輯:張雅淨)1110704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