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不幫外交部發言人背書,崔天凱再批〝病毒源自美國〞是瘋狂言論,中國外交界見分歧?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年3月24日 美國之音 許寧

華盛頓— 美國新聞網站Axios與有線電視台HBO合作製作播出的一檔節目3月22日晚間發表了對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一次專訪。崔天凱在採訪中說,由外交官來揣測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有害的”,這一表態被解讀為他不贊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關於新冠病毒起源於美軍的這一沒有根據的說法。

崔天凱:外交官揣測病毒來源沒有好處

中國官方顯然沒有迴避崔天凱的這一表態。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網站上23日都幾乎逐字地刊登了這一採訪的中文翻譯全文。中國駐美使館的信息顯示,這次採訪是在3月17日進行的。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Axios記者喬納森·斯旺(Jonathan Swan)在採訪時提到崔天凱上個月的一次表態——崔天凱當時說:“有人說這些病毒是來自美方的軍事實驗室而不是中國的,這些瘋狂言論我們怎麼能相信?”

這是崔天凱2月9日在美國CBS電視台週日時政節目《面向全民》(Face the Nation)中對美國聯邦參議員科頓的指控作出的回應。科頓曾提出,新冠病毒來自中國的一個生物武器實驗室。

崔天凱在最近的這次採訪中重申了這一立場。他說:“這是我的一貫立場。我當時這樣認為,現在依然這樣認為。對於這些問題,當然我們最終要找到答案,揭開病毒的來源,但這是科學家要做的工作,而不是由外交官或者記者來進行揣測的,因為這樣的揣測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而且非常有害。”

崔天凱的這一表態被迅速解讀為是在與趙立堅此前關於病毒來自美國實驗室的說法劃清界限。

趙立堅3月12日在推特上發文暗示美國軍方把病毒帶到武漢。3月13日,美國國務院召見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向他表達了美國政府的“嚴正立場”。

記者斯旺追問崔天凱,問趙立堅的理論有沒有任何依據?崔天凱回答說:“也許你可以去問他。”

斯旺:“您問過他了嗎?您是大使。”

崔天凱:“我在這裡代表的是中國國家元首和中國政府,不是某個具體個人。”

向美國釋出善意還是凸顯中國內部分歧?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邁克爾·史文(Michael Swaine)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駐美大使的這一表態可能是在表明,北京方面想降低美中兩國圍繞新冠病毒疫情上的口水戰。

史文說:“要么中國政府現在想收回趙立堅不負責任的言論——坦白說,這是一種愚蠢的言論……要么中國政府內部在這個問題上存在某種分歧,我當然希望是前一種情況,我猜測很有可能是這一種情況。”

他說:“這是一個跡象,表明中國政府確實想找個台階下,要表明不支持這些指控。”

“如果中國方面真要這樣做,我認為他們應該再進一步,應該讓一直在兜售這些荒謬言論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糾正記錄、糾正自己,並且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國不應該支持這種推卸責任的遊戲。”史文說。

中國官媒請趙立堅繼續發問崔趙之間意見不合?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中國政府——至少是官方控制的宣傳部門——並未完全準備與美國“握手言和”,中國外交戰線對如何處理新冠病毒的輿論危機存有立場分歧。

崔天凱最近這次採訪發表時,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旗下的參考消息網同一天(3月23日)刊登了題為《趙立堅,請繼續發問!》的署名文章。

文章說:“趙立堅只不過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公開提出了國際社會許多人心底的疑問。事實上,在社交媒體中,早有對’美軍將病毒帶入武漢’的猜測。在病毒源頭未確定時,趙立堅只不過將一種合理的疑問擺到了桌面上,這有何不可?”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事務高級顧問、中國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崔天凱是在通過間接方式批評趙立堅的言辭。

葛來儀對美國之音說:“看來崔天凱大使獲得准許,可以公開發表有關言論,至少間接地批評了趙立堅那種嚴厲的語調、批評趙立堅責備美國時有關病毒起源的說法。”

她說:“崔大使和外交部其他官員對這種相互指責的遊戲感到不安,並試圖降低這種指責,為美中關係創造更好的氣氛。畢竟,特朗普總統直到趙立堅在推特上說這一病毒起源於美國之後,才開始使用’中國病毒’這個詞。”

葛來儀說:“一些(中國)外交官認為,爭取國內人民的支持、營造國家的團結是好事,此時對美中關係和中國聲譽造成影響可能不那麼重要。但我認為崔大使和其他人不同意這種觀點。”

“人們認為,崔天凱大使非常受人尊敬,經驗豐富。除非他認為有必要,否則不會公開發表這種評論。這告訴了我們中國外交部內部正在上演什麼,更廣泛地說,甚至體現了中國領導層的內部情況。”

美國如何回應?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史文呼籲,既然中國大使釋出善意、不承認病毒來自美國的論點,美國總統也應該立刻停止使用“中國病毒”這樣的說法。

他對美國之音說:“如果美國聰明的話,它的反應應該是停止使用’中國病毒’這樣的宣傳手法,特朗普總統使用了這樣的說法,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美國多位政治人物、政府高級官員、許多媒體名嘴以及其他美國人的​​呼應。這完全是一個具有破壞性、是用來污名化的措辭,真的對應對病毒的努力毫無幫助。”

“我認為習近平和特朗普應該直接對話,譴責推卸責任的做法。”史文說。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葛來儀則認為,美國的外交官能做的,是去呼應崔天凱具有緩和意味的言辭:“如果國務卿蓬佩奧這樣的美國高級官員,能去提及崔天凱大使的這一言論,歡迎他以更加平衡的方式、不試圖給美中關係注入更多摩擦、而是關注我們如何幫助我們的人民度過難關,這會是令人欣慰的。因此,我認為,如果美國官員能公開強調他的言論,將是一件好事。”

中國駐美大使不幫外交部發言人背書

2020-03-23 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最近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他始終認為,所謂“新冠病毒源自美軍實驗室”的想法是“瘋狂”的。外界解讀,他是在和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劃清界線,引發中國對美關係存在戰略分歧的猜疑,但也有分析認為,這是中國唱黑、白臉,這凸顯美中關係遇到什麼困境?

在美國主要媒體近來頻頻可見崔天凱上節目,闡述疫情當前的美中關係。

作為中國的駐美代表,他總老調重彈強調合作,重申疫情是全球危機,兩國該共同應對。不過,22號,他出現在美國有線電視頻道HBO的新聞節目Axios,和美國記者史旺(Jonathan Swan)多次針鋒相對,從新疆維族集中營、中國驅逐美國記者,到中國公民記者陳秋實、方斌與李澤華因關注武漢疫情至今仍失踪,崔天凱在回答問題時,沒有掩飾戰狼風格的強硬姿態。

唯獨在新冠病毒來源上,他的答覆讓許多美國媒體都解讀成,他是在和趙立堅劃清界限。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官網上,也公開問答實錄的中文翻譯。當美國記者問崔天凱,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趙立堅散播“病毒來源於美國實驗室”的陰謀論。崔天凱的回答與趙立堅的說法明顯不同。崔天凱說,“對於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最終要找到答案,揭開病毒的來源,但這是科學家要做的工作,而不是由外交官或者記者來進行揣測的,因為這樣的臆測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而且非常有害。”

當記者追問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傳播陰謀論,有證據嗎?崔天凱則說,你應該去問他。崔天凱說,他自己在美國是代表中國國家元首和政府,不代表某個個人;當記者追問崔天凱,是他、還是趙立堅代表中國政府發聲時?崔天凱重申自己是中國駐美大使之外,還說他無法、也沒有責任解釋所有人的觀點。

趙崔分唱黑白臉李偉東:中國外交策略更成熟

中國外交部怎麼有意見不同的兩種基調?在美國的中國戰略分析雜誌社社長李偉東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他不認為這顯示外交部有兩個司令部,“總司令始終只有一個”,而中國外交體系鷹派與鴿派並用,美國反而要對中國真正的意圖與更趨成熟的外交策略,更加留心。

“跟美國之間的這種軟硬兼施的對話,這恰恰是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上任以來,中國一向採取的立場;我倒是覺得美國這方面倒是小心為好,不要特別關注中國外交部的內部如何,他內部玩硬的和軟的兩手,是多年來一向的外交策略。” 李偉東認為,中國外交打組合拳,除了有意轉移國內質疑中共領導層防疫作為之外,中國仍看重與美國的關係與競爭,但他擔憂的是,美中關係未來的走向及誰主導全球領導地位,取決於美國現在應對疫情的表現,儘管他認為美國必須迅速取得勝利,但中國搶占先機的風險是存在的。

美國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日前在一場網絡研討會上就說,美中兩個大國在大疫當前卻上演互相指責的戲碼,凸顯雙邊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疫情深化美中不互信美學者擔憂

 “從貿易戰、到全球供應鏈重組,到這一次疫情,又是檢視美國醫藥產業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等等,這些都是凸顯美中兩國對對方喪失信任的結果。如果這個趨勢持續,雙方喪失未來合作的能力,這對未來全球就其他議題進行合作會有影響。” “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重要關口。”這是崔天凱在1月初美中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時在白宮發表講話時所說。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駐美國的第10位大使,他也是中國駐美大使裡任期最久的一位。疫情從中國向世界蔓延開來,崔天凱這次受訪時也同樣說到“美中關係正處於重要節點”。在他派駐華盛頓將滿7年之際,兩個大國不互信的死結越擰越緊,要打開並不容易,可能需要奇蹟。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鄭崇生華盛頓報導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