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季GDP重挫6.8%,近三十年來首次衰退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4/17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減6.8%,是1992年中國公布季度GDP起,首次出現負成長。圖為4月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央社記者沈朋達上海攝 109年4月17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減6.8%,是1992年中國公布季度GDP起,首次出現負成長。圖為4月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央社記者沈朋達上海攝 109年4月17日

(中央社記者沈朋達上海17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減6.8%,為史上首度負成長。不過今天出爐的官方數據,仍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預測的負8%為佳。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舉行第一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在會中公布,2020年第一季GDP總值為人民幣20兆6504億元(約新台幣87兆元),較2019年第一季下滑了6.8%。

其中,第一產業成長值為1兆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成長值為7兆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成長值為12兆2680億元,下降5.2%。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路透社指出,這也是中國自1992年開始公布季GDP以來,首度出現負成長。

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之前專家紛紛下修對中國第一季GDP的預測數據。而今天公布的數據也較路透社等媒體預測更糟,路透之前預測為負6.5%,陸媒財新則預測為負6.6%。

不過,中國官方數據又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瑞士銀行的預測稍佳,此前兩家機構分別預測為負8%和負10%。

毛盛勇表示,3月經濟指標較1、2月明顯改善,這種態勢若能延續下去,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第二季經濟表現會明顯好於第一季。隨著全球疫情逐漸控制,預計下半年經濟也會明顯較上半年更好。

至於中國今年是否會下調年度GDP目標?毛盛勇則說,中國每年的主要經濟發展目標都是在「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但今年兩會因防疫原因推遲,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狀況。

在就業狀況方面,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較2月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25至29歲群體的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4%,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5個百分點,比2月下降0.2個百分點。

不過毛盛勇也指出,隨著經濟下滑壓力加大,特別是企業訂單減少、需求還未太強勁,「就業壓力仍大」;包括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較大。

他表示,中國政府今年一直推出就業優先政策,不斷加大落實力度。一方面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透過穩企業、穩經濟,穩住就業基本盤;另一方面加大對重點群體的協助,例如增加對農民工的就業培訓,協助返鄉創業;下一步會繼續推動就業和創業創新,更大力度推動整體就業平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雖然中國經濟成長預估仍有1.2%正成長,但已遠低於1月時估計的6%。而這可能是中國金融體系的警訊。

依據人民銀行在2019年上半年對國內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中國金融可能充滿風險。在1171家接受壓力測試的銀行中,若2020年經濟成長降到5.3%,將有90家無法通過測試;若再降到4.15%,有159家將無法通過測試。

按資產計算,這1171家銀行占中國銀行業比重近3/4,若經濟成長率大幅下滑,中國金融體系很可能遭遇「災難式崩盤」。(編輯:楊昇儒)1090417

中國公佈一季度經濟數據: 近三十年首次衰退

新冠病毒到目前為止已造成中國境內超過4600人死亡,並在各地感染了超過 8.4萬人。中國境內疫情得到控制並且陸續復工,但最新一季的數據顯示,經濟層面的災難才正要開始。

(德國之聲中無網) 4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這是中國從1992年開始統計季度數據以來,首度出現經濟萎縮。

在中國開始記錄自己的經濟數據以前,世界銀行一直以來都持續累積統計數據。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上一次錄得全年度的經濟衰退是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末期。

這個萎縮程度也超出路透社的預期: 先前,路透社在專家之間進行問卷調查,專家們改變了去年年底認為中國經濟會擴張6%的預測,轉而預測中國將面臨到經濟下滑,幅度為6.5%。

真正的影響到二季度才會顯現

在今年的一季度,中國政府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下令大量工廠停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的工業產值,包括製造業、採礦業和公用事業活動,同比下降8.4%。零售業在這段時間的產值則暴跌了19%。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黃衛平表示,當局接下來的優先事項是繼續控制疫情,同時提振內需、恢復供應鏈。他說,疫情對國際經濟的負面影響到二季度才會真正顯現,到時候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也才會開始出現。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