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
你們看了這音樂漫談題目,以爲是一篇有關著名科學家的愛情故事。其實麗娜(Lina)不是女孩子的名字,而是愛因斯坦給他所擁有的小提琴起的綽號。因爲他一生除了理論物理學,最喜愛小提琴。
他的夫人 Elsa (也是他的表妹)愛上他因爲他奏出的莫扎特小提琴曲太美了。她發覺音樂是他思想的中心,因爲他在研究物理學理論時,常常走到鋼琴彈幾音,然後回去完成所思考的理論。所以有人說他著名的「相對論」可能是受莫扎特音樂啟發的。他的理論物理學發現對全世界有很大的貢獻, 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 生於德國 Ulm,後來遷居於瑞士Bern、Zurich教學、研究,然後回來德國在柏林大學任教。他專修理論物理學,成爲世界最有名的物理學家之一。1933年受邀請來美國講學,當時希特勒掌權,創立納粹集團,開始大量屠殺猶太人。他決定留在美國教學,於 1940 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繼續在 Princeton 大學教學。
愛因斯坦曾經在日記上寫「如果我不專攻物理,可能會成爲音樂家,因爲我頭腦裡常常想音樂,我的白日夢都充滿了音樂 … 我從音樂可得到最高的喜悅」。他的母親是鋼琴家,希望兒子學小提琴。愛因斯坦五歲開始學琴,可是當時對音樂完全沒有興趣。他13歲時聽了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鳴曲,頓時啟發對音樂的興趣,開始認真學琴。17歲在學校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時,名鋼琴家 Claudio Arrau 老師聽了他的演奏,發現他奏出的音樂有充分的內在美,真正表現他對音樂的喜愛。
他住在 Princeton時,每年萬聖節(10月31日)鄰居小孩子來他家 trick or treat 時,他帶者「麗娜」出來即興演奏給他們聽;耶誕節(12月25日)他出來與的聖歌隊一起「報佳音」合唱。
所以他一生中,除了研究、教學以外,常常邀請朋友一起來他家演奏室內樂。當他在瑞士 Bern、Zürich 與德國 Berlin 時,最常來往的朋友是德國的理論物理學家 Max Planck,發明「量子理論 (quantum theory)」,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Planck是鋼琴家,常常與愛因斯坦一起演奏莫扎特與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當時歐洲著名的小提琴家 Fritz Kreisler 與鋼琴家 Artur Schnabel 也成爲他的好朋友,經常一起演奏室內樂。
1943年法國名鋼琴家 Roberto Casadesus 來 Princeton 拜訪,預定與他一起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當時捷克著名作曲家 Bohuslav Martinů 正好在 Princeton 當教授,特別作了“Madrigal Stanzas” 組曲贈送給愛因斯坦,與 Casadesus一起演奏。
可惜愛因斯坦演奏小提琴沒有留下唱片或錄音。從 YouTube 我們只找到一段私人錄音,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雖然音響不好,各位可欣賞愛因斯坦的音樂素質與表現:
.jpg)